727、悲壮的攻防(4/4)
本部经过紧急磋商,最后认为:
南京政府军已经全力北上,京沪杭一线是最虚弱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对上海突然袭击,南京政府军就势必抽调兵力回援上海,保卫南京。
这样一来,采用“围魏救赵”之计调动南京机动兵力,华北的局势自然就可以得到缓解。
1937年8月1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以虹口区预设阵地为依托,向淞沪铁路天通庵站至横滨路的中国守军开枪挑畔,并在坦克掩护下沿宝山路进攻。震惊中外的“八一三事变”爆发。
1937年8月14日,中国国民党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同时,军事委员会以京沪警备部队改编为第9集团军,张治中任总司令,辖3个师1个旅及上海警察总队、江苏保安团等部,担负反击虹口及杨树浦之敌任务;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8集团军,张发奎任总司令,守备杭州湾北岸,并扫荡浦东之敌。
1937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声称“为了惩罚国民党军队之暴戾,促使南京政府觉醒,于今不得不采取断然之措施”。
同日,日本下达编组上海派遣军的命令,以松井石根上将为司令官,下辖第3、第9、第11师(欠天谷支队)等部,作战任务为“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的敌人,占领上海及其北面地区的重要地带。”
与此同时,蒋某人下达全国总动员令,将全国临战地区划为5个战区,沪杭地区为第3战区,冯玉祥任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令长官,并任命陈诚为第3战区前敌总指挥。
决定以主力集中华东,迅速扫荡淞沪敌海军基地,阻止后续敌军登陆,英雄悲壮的“淞沪抗战”全面展开!
1937年8月13日上午十点,为了配合上海那边的“八一三事变”,达到南北呼应,互相策应的战略目的,旅团长三浦敏事早已经迫不及待,命令一个大队冒雨向北出击,进攻长峪城一线的阵地;另一个大队全速前进,目标是镇边城一线的主阵地。
防守长峪城镇边城一线的主力部队,是汤恩伯第13军的第4师,师长陈大庆。
因为陈大庆在这里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也是导致“南口战役”最终失败的关键之处!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万世血仇】最新更新章节〖727、悲壮的攻防〗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2/2946/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