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国际动荡(3/4)
什么战略调整,白书杰并不zhidao。
从光州发射基地回来以后,他就一直在兵器研究所、仪器研究所、引擎研究所、火箭研究所来回乱窜。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火箭研究所和引擎研究所,联合举行了72次试验。最多的时候一天进行三次试验,分别验证如下内容:
火箭发动机功率,进行了7次试验;平衡陀螺仪试验,进行了3次;磁性传感器进入导弹控制系统,进行了3次发射试验;火箭燃料配方改进,完成了11此实验;雷达波束传感器进入导弹控制系统,进行了5次试验;调整电子计算机,进行了33此实验。
1941年3月21日,4层36管“飞龙火箭炮发射车”进行第一次验证试验。这一次是列装前最后一次完全发射试验,所以采取了最严格的保密措施,试验地点就在阿虎飞岭西北的山沟里面。
实验内容包括发射方式:单管发射、双管齐射;点火装置:牵引车带动发电机点火发射、备用蓄电池点火发射(准备牵引车出现故障,或者被击毁以后采用)。
今天要做定型试验的36管火箭炮,既然称之为“管”,那就是发射筒,而不是最开始的轨道发射机。
因为白书发现轨道发射架enti非常多,尤其是在行进过程中,如果把火箭弹放在轨道上,根本不行。等到了目的地再开始安放火箭弹,那有没有确保打击的突然性。最后,白书杰决定一步到位,直接采用发射筒结构。
弹径240mm,弹长1.52米,火箭弹全重56公斤,战斗部装药32公斤,发射筒直径410mm。
发动机固体燃料经过11此实验,最终采用了白书杰“发明”的聚硫橡胶(含增加燃烧值的镁粉、抗分解剂),氧化剂采用高氯酸盐,制成燃烧药柱。
第一种运载车辆,为平壤拖拉机厂专门定做的10 卡车,战斗全重12吨。载弹公路时速80公里,最大里程320公里。
第二种运载车辆,为平壤拖拉机厂生产的履带式装甲车地盘,战斗全重24吨。公路时速72公里,越野时速56公里,最大里程240公里。
今天的试验,就是这两款火箭弹发射车,一共是72枚火箭弹。整个实验过程用了一天时间,专家组的技术员、炮兵团的观瞄手,都做了详细记录。
实验结果完全满足了白书杰的要求:射程16、20、24、28公里四级(根据发射架仰角的不同,分为四个射程),单管发射时间间隔1秒,双管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万世血仇】最新更新章节〖910、国际动荡〗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2/2946/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