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高句丽灭亡(2/4)
面与高句丽,东面与挹娄,西面与鲜卑接界,北面有弱水,方圆约两千里。
百姓有八万户,扶余人世代居住在这里,建有宫室,仓库,牢狱。扶余这地方山岭多,湖泽大,在东夷中,其地形最为平坦开阔。这里的土地适宜粮食作物生长,但不出产各种果子,这点和高句丽不同。
这里的人们身材高大粗壮,本性坚强勇敢但又忠厚拘谨,不抢劫抄掠。扶余国以国王为尊,其官长都用六畜来命名,比如马加,牛加,朱加,狗加,大使,大使者,使者等。
各地村落都有豪强,其所管人户都是奴仆。各加分别主管各方,势力大的统治数千家百姓,势力小的则统治数百家。扶余人饮食用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主人客人相互敬酒,洗了酒杯再敬酒,拱手礼让上前退后都颇有讲究,这也是他们从大汉学去的礼仪。
扶余人都喜欢白色,当官的一般都穿着绣有各种花纹的皮草。国内用刑严峻,杀人者不仅会被处死,其家人也都会被充作奴婢。扶余人的习俗与匈奴类似,擅长饲养牲口,家家户户都备有刀剑。扶余本来归玄菟管辖,可是高句丽不断蚕食玄菟,所以扶余开始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
而今的扶余乃是尉仇台,立有太子简为居。对于这样一个政局稳定,民风彪悍,国力强盛,拥有人口近四十万的国家。徐晃想要打下,并不容易。最好的办法就是远交近攻。
沃沮,即森林部落的意思,沃沮分为东沃沮(又名南沃沮)和北沃沮。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的东面,人们靠近大海居住。其地形东北狭窄,西南长,方圆大约一千里,北面与挹娄,扶余,南面与濊貘接界。
东沃沮有百姓五千户,没有大君王,世世代代各地村落部族,各有长帅统治。东沃沮语言和高句丽基本相同,有些地方有些小差异。汉朝初年,燕国的逃亡者卫满在朝鲜称王,那时沃沮地方都在其管辖范围之内。
汉武帝元封二年,兴兵讨伐朝鲜,杀掉了卫满的孙子右渠把他统治的地区分置四郡,以沃沮城为玄菟郡的治所。后来这地方被夷貘侵扰,朝廷就把郡治迁移到高句丽以北,这里就是玄菟故府。
沃沮还归乐浪郡管辖,汉朝因为这里地域辽阔遥远,于是在单单大领的东面,分置东部都尉,治所设在不耐城,另外管辖领东七县,当时沃沮地方也是东部都尉管辖的县。
汉朝建武六年,裁省边郡,东部都尉也因此撤废,这以后都用沃沮各地首领充任县侯,不耐,华丽,沃沮各县都是侯国。夷狄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武破三国】最新更新章节〖第371章 高句丽灭亡〗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2/296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