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这是只是建议(1/2)
沈林并不只和学姐、老师们打成一片,毕竟人力时有穷,底子再怎么雄厚的男人,也扛不住啊!>
所以嘛,沈林偶尔也会跟学长们交流一下。>
这个是纯粹的交流!>
闲暇时间没事一起起吃个饭,畅谈一下理想啥的…>
戏文系一帮人喜欢高谈阔论,巧了,沈林喜欢听别人吹逼…>
单纯觉得很有意思。>
就你听他们动辄费里尼、英格玛·伯格曼…>
他们从来不谈阿某,楷哥,哪怕偶尔聊一下国内导演,那也是姜闻…>
不是姜闻多牛逼,他是咱自己人!>
沈林跟戏文系不少人关系都还可以。>
插一句,中戏戏文系看起来很像编剧培训班,但实际水准,仅说教学水准,根本比不上正经大学的文学系。>
很鸡肋!>
毕竟各大高校的文学系,那是需要正经高考考进去的…>
后来,中戏、上戏干脆把戏文系起取消了。>
所以,并没有诞生几个有名气的编剧——除了93届,93届有兰晓龙、闫刚、汪海林…>
几乎全班都是有代表作的编剧们!>
杨哲,挺有才的,曾获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韩函是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郭景明则是第三届…>
反正都是才子——至少现在是才子!>
杨哲很好说话,主要他挺闲的——不想跟组。>
跟组多累呀,跟个傻比似的,听从导演,主编剧,演员,制片人的瞎逼逼…>
他准备写自己的作品——人家是正儿八经畅销小说家。>
看了看沈林的《大唐安西最后一笔军费》,很有感触,立刻同意了帮忙润笔,还主动提议加盟话排演…>
沈林当然求之不得,多个人多一份力量嘛!>
……>
第二天,沈林把剧本交给常丽老师,说了自己要用这个作品参加戏剧节。>
常丽翻看了一下…>
也没怎么脸色变化,简单点了点头…>
沈林有点失望!>
就这?>
不倒吸一口凉气,感慨一句‘此子恐怖如斯’啥的?>
你不吹一下,我怎么往下写?>
呵呵,也不想想,常丽在中戏见过多少惊才绝艳的本子。>
《大唐》这个虽然厚重、悲壮,但在常丽那里,只是一段历史的记录与回顾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不像《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或者《恋爱中的犀牛》、《柔软》、《琥珀》那样迷人!>
(有机会大家真的可以去看看话剧,另外说一句,《如梦之梦》就算了,即便有老胡,也不要随便买票——长达八小时,真的很累!)>
沈林还是不死心,问了一句:“老师,您觉得我写的这个剧本怎么样?”>
特备强调‘我写的’!>
“还不错,但你们演起来有点难…毕竟角色全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兵…”常丽合上剧本:“你写的?”>
终于注意到了重点!>
沈林很矜持点头:“我写的第一版,找了戏文系的师兄改了一下…”>
“…你跟我来一下!”>
常丽拿着他的本子走了出去,沈林跟上…>
排练室,一帮小伙伴们赶紧围上了王龙正,询问剧本的事,老王表情很得意,宣告了他会跟沈林搭档一起参加戏剧节的事,还说了需要好几位助演的事…>
尚于博:“我觉得咱还是我现实一点,找个剧组试镜或者努力考话剧团比较好!”>
张进搭岔:“就是,参加戏剧节,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
王龙正正色道:“多演话剧,对我们打好基础有好处,而且参加戏剧节,如果拿奖了,我们也可以到北京各大高校巡演啊,也有钱赚的!”>
“拿奖?你想多了吧?”>
“…你不是也觉得这个剧本不错吗?”>
“谁说的?”>
“就是,谁知道他从哪抄来的!”>
“…”>
王龙正无语…>
他也搞不懂,怎么一次剧组实习,就让整个宿舍分崩离析了呢?>
这个沈林也有责任,谁让他没像爸爸似的努力维持宿舍关系呢?>
办公室,常丽第一个问题:“这真是你写的?”>
沈林无奈:“真的!”>
真的是他动笔写出来的,就这玩意,点娘历史频道都没几个作者写!>
“没想到你还有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最新更新章节〖第22章 这是只是建议〗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202/20255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