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盗官记!(1/2)
作品:《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集结号》剧本逻辑咋一看没啥问题。>
主角谷子地是个英雄,整个故事的基调就是英雄受委屈…>
那他受的委屈必须越多越好,越沉重越好。>
这样才能突出主角的悲壮和憋屈。>
所以,他必须得是收到上级蒙骗,才能让观众共情…>
这段剧情是为了故事需要而出现的。>
如果是直接下命令,谷子地可能不会这么拼命。>
从作品的逻辑来讲没毛病——欺骗所以死守更符合自己的理解。>
所以,导演不懂军队!>
死守就是死守,撤退就是撤退,一支军队如果号令不明,还打什么仗?回去玩蛋去吧!>
太看不起人民军队了,觉得就应该是像美国大片,人性化靠奇迹。>
联想到《兵临城下》里面有一段苏军刚下船,枪都没配齐,冲击德军阵地的剧情,后面还有苏军督战队的机枪…>
一部法国导演带着英国主演,讲述德国人和苏联人打仗的美国电影。>
所以,自然而然带着自己的想法——苏军打仗不要命是因为背后有督战队的机枪!>
异曲同工之妙。>
与国际接轨嘛!>
……>
沈林挺生气的。>
真没想到自己会因为‘不懂导演被鄙视’…>
导演,又不是什么特别高贵的身份。>
导演虽然可以是全剧组最掌控局势的人,也可以是全剧组最无能的人,只要坐在椅子上喊“action”和“cut”,别人来问怎么处理问题只回答“yes”或者“no”就够了。>
凡不需要资格认证或者职称评定或者颁发证书的职业,基本都没有壁垒。>
导演没有门槛,它不像医生、会计、律师,只要你能拉来资源,你就是导演!>
所以,360行,行行出导演!>
沈林为什么不做导演?>
单纯就是觉得没必要!>
他已经是剧组的实际掌控者,没有必要为了导演这种身份耗费时间、精力。>
但被裤子这么一激,还是有想法了!>
连夜写好了《让子弹飞》的剧本梗概,人物特点、大概事件之类的东西。>
第二天去见了江闻。>
……>
江闻跟沈林有过一次交集,《疯狂的石头》,他想来演的,被陈婧劝退。>
他对沈林挺感兴趣。>
看过他的《大唐荣耀》,也看过《孙策》…>
好像没有统一的风格,但他保证了这些电影都能大卖。>
挺尴尬的。>
《太阳照常升起》之后,江闻无人问津了…>
没有投资愿意相信他了!>
当初博纳的于冬信誓旦旦说什么‘于江组合’:我们俩加起来刚好比张卫平、阿谋小一轮,我们有12年时间赶超他俩!>
《太阳》上映后,直接中止合作…>
毕竟搞砸了五千万的制作。>
其实,很多老派导演,想搞文化的,有艺术追求的,但他们缺乏对时代变迁的认知,丧失了敏锐的视角,在大城市的豪宅里住太久了,都不知道人字两笔咋写咋拍了!>
毕竟,好的电影是偶发的,平庸的导演和作品才是永恒的…>
见到沈林,沈林笑得很灿烂:“《太阳》真是一部杰作!”>
“你看了?”>
“嗯,画面真美,像一场梦一样!”>
“那你看懂了吗?”>
“为什么要看懂?我觉得好就是好!”>
“哈哈…”>
江闻笑得很开心:“你昨天怼裤子那段也有点意思!”>
“他不懂什么叫人民子弟兵,被伤痕文学那套东西洗脑了!”>
“…”>
江闻不置可否,接过《让子弹飞》的剧本梗概,翻看起来…>
只有剧本梗概,沈林又不是神,一晚上就搞定一个剧本?>
沈林则在想江闻的电影,他…太喜欢在一些细节一个回合一个段落埋梗,搞大新闻。懂梗的看爽了觉得特别有质感,不懂梗的,自然一头雾水。>
而且这些梗会无意间破坏电影的故事性。>
是,电影可以不讲故事,但不是你讲了故事却讲得稀烂的借口。>
很多人形容《一步之遥》和《邪不压阵》:好像拎着观众的耳朵说:傻逼,看懂了没?爷搁这儿跟你讲道理呢!>
牛逼的作品让人看不懂,并不代表看不懂的作品就牛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最新章节第422章 盗官记!,网址:https://www.384g.com/html/202/202555/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