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重启72变计划(1/2)
“你是不是有毛病?怎么跟这种人来往?”>
“不是,他很照顾我的…”>
“他根本不了解电影,只是把电影当成赚钱工具…这种人,你放心跟他合作?”>
徐光头有点委屈:“以前咱们跟煤老板们合作,都是这么干的啊!”>
呃,煤老板也不了解电影,但不妨碍大家用他们的钱做电影。>
“…性质不一样!”>
大林子解释一下:“煤老板是纯输出,也许想让你捧一下他的情人,但他们跟资本家不一样,资本是想通过你的电影赚一些别的钱!”>
“比如呢?”>
“最简单的,通过参与投资你的电影拉动他公司的股价上涨…甚至把投资额拿出去做众筹,直接坑钱…”>
“不可能吧,这是违法的!”>
“人家不会这么傻,才不会自己动手,把投资额卖给基金会,让他们做,既不会脏了自己,收益也不低。”>
“那…宋哥跟我说的电影没开拍就能分钱…”>
“这么跟你说,我下一部电影《智取威虎山》制作成本是1.5亿,我有把握拿到五个亿以上票房,但我现在没有这么多钱,我跟你关系好,邀请你参与投资,给你五分之一的投资份额,就是三千万,这个时候有人愿意话六千万买你的投资额,你愿意卖吗?”>
徐光头琢磨一下,然后点头:“我当然愿意,不用等电影下映分账,尽赚3000万!”>
“石建祥、宋哥他们也愿意!”>
沈林接着补充:“电影跟资本的关系,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有了钱才能够谈情怀。电影作为一个涵盖了筹备、拍摄、后期、审查等多个环节的产物,不得不高度依赖资本的推动,但那时的民间资本并不愿意流向文娱行业,而是更青睐于房地产,资本匮乏的时代只有头部的影视机构才有能力拍电影。”>
“第二个阶段就是现在,资本疯狂涌入,阿里、腾讯都要做电影了,此外,以文化产业基金形式来投资运作影视项目的模式也日益成熟,红杉中国、经纬创投等巨头的闯入让电影融资门槛进一步降低,以后,但凡有项目,你敢吹逼,就能有效果!”>
徐光头打断他:“为什么?”>
“从明年开始,票房破十亿会成为市场常态…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会迸发出惊人的潜力!”>
“…第三呢?”>
“我还以为你会问为什么十亿会成为常态…”>
“我研究过银幕数量增长的速度,过十亿确实很快成为市场常态…”>
“跟你说话就是方便!”沈林接着道:“第三就是资本外流咯!资本过剩的必然结果就是资本回归理性…”>
“那…我要做什么?”>
“…继续做电影啊,做好电影,爱惜自己的羽毛,别沦为资本附庸…毕竟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上面一个政策,立马就寒冬了!”>
说到这,大林子看了眼徐光头:“你是聪明人,具体怎么做,你自己把握吧…”>
……>
徐光头当然是个比较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但在娱乐圈,像他这样,每导演一部电影就有让人惊艳的票房,自己还愿意给新人导演当演员的就很少。>
沈林还是挺尊重他的…>
而且,一堆明星开餐馆,徐争也开过一家牛肉面馆,一碗面30元,碗里全是肉。因为经济实惠味道好,所以生意一直火爆。最火的时候门口排队20多米…>
至于《囧妈》线上播出…>
跟你有什么关系?>
你坐在家里,免费看了贺岁片,有什么可骂的?>
不好看,就怼一句呗,总比花了70块看了一场尴尬的《唐探3》好吧!>
还让人家滚出电影圈?>
当然,沈林已经起了戒备心,《泰囧》不可能交给徐光头,物色个新导演吧…>
主演阵容不换,沈林去做监制,找个新导演!>
就这么定了!>
做喜剧,麻花团队的那帮导演不错。>
irst电影节也有不少合格的导演…>
……>
钟丽芳在研究胶片影业的运行方式。>
胶片电影为保证年产电影达到8到12部,仅有10人的开发部门具有极高的工作效率及准确的判断力,每年需要储备的项目最多达400个!>
储存项目达到四百!>
妈蛋,这个数字太吓人了!>
而且,大卫明确告诉她说了,每一家好莱坞储制片厂都有差不多的备能力!>
这些项目来源主要包括开发人员的原创项目、与多个独立制片人约定首看权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最新更新章节〖第694章 重启72变计划〗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202/20255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