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十年前的赫图阿拉(5/6)

难道西北的蒙古人,只是为一些干粮肉脯打仗吗?

就在这时,立在他身侧的图尔格用胳膊碰了碰他:“贝勒,看那,刘承宗的汉军。”

图尔格看见一支队形严整的汉军,那支军队分作三营,马比人多、骡子比马多,还拖了十三门巨炮。

他用汉人言语问身旁的元帅府卫兵:“那是大元帅的家丁?”

元帅府卫兵楞了一下,迟疑自己该不该点头,理论上来说图尔格这话没错,所有人都是大元帅的家丁。

但在编制上,不是这样,因此卫兵答道:“那是元帅府的练兵营。”

“练兵营?”

图尔格的眼睛冒火了。

豪格站在经济与发展的角度看元帅府,会觉得他们像是十年前的金国;而图尔格站在军中宿将的角度上,起初认为元帅府会像十年前的金国一样,却没想到二者之间在军事上的差距并不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国有一种编制叫巴牙喇,是精骑。

在金国早期,努尔哈赤面临的困局,其实和大明差不多。

大明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国力下降的情况下,组织起一支能够对建州犁庭扫穴的军队,并养活他们。

金国的问题则是如何在钱粮匮乏内外交困的背景下,组织起一支能在建州地方快速机动阻挡明军的精锐兵力,并养活他们。

巴牙喇就是努尔哈赤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仿照家丁制度强化麾下贵族军队,给贵族们甲兵编制,让他们自行为甲兵装备,作为回报,其中部分作为他们的护军,听凭驱驰。

这一举措使努尔干地方各个国主、各小国王及麾下贵族都武装出了精骑,这些精骑在各旗有甲士兵里一度占据半数,成为努尔哈赤作战攻坚的中坚力量。

到了黄台吉时代,金国内部开始进行强有力的集权,分散在各将手中的护军,不再是过去战场临时被努尔哈赤集结起来的攻坚预备队,而是被黄台吉组织起来建立了巴牙喇营,从私兵转变为受大汗控制的常备军。

而在这里,很显然,不需要家丁转变为常备军的复杂手段,就能轻松完成集权。

仅有简单框架的官僚体制、穷困潦倒的落后经济、穷兵黩武维持远超自身可承受数目的常备军,构成豪格与图尔格对刘承宗的全部印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顽贼】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七十四章 十年前的赫图阿拉〗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215/215584/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