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1/4)

最后还是曹长久提出了一个笨办法,cray-1是先进,工艺非常精细,以华夏的技术水平确实赶不上美国人。

但是cray-1是单向量阵列配以多外围处理结构,也就是说美国人是用一个处理单元来计算所有的问题。但是如果用两个或者更多呢?

基于二大于一的原理,曹长久就提出了,双阵列向量处理机的架构,同时扩大输入输出的带宽,并配套多个标量处理机平衡计算量,努力使整个机器没有瓶颈的存在,其主要中心思想就是要让数据流起来,勿使中断。

这样一来,开发难度成倍上升。国内几乎没有人做过这类型的机器,国外也鲜有所闻。

自然而然的开发组人们又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多数持重一点,认为开发多处理机并行难度大风险高,最多可以研究,757机应该跟随成熟的技术,完全“克隆”cray-1。他们的理由就是连美国人都没有使用的先进技术,华夏怎么可以做到。

另一边则是少数激进派,认为无论是制造工艺还是设计思想我们都落后美国人很多,跟在人家的屁股后头,不敢越雷池一步,最多也就是一件仿制品。我们制造不及别人,但可以用先进的设计思想弥补。

两派人马大会小会的互相论战,谁也说服不了谁。而王所则苦苦思索着两种方案的难易程度。

项目组里闹得乱七八糟,曹长久也没有办法,757项目的方向久久不绝,实在不是人力所能左右。

王所本身就倾向于改进013机的结构,达到亿次每秒的目的。可是上层的要求却是要与美国人兼容,与cray-1的向量结构兼容,这等于是完全否定了项目组之前对大型计算机的研究成果。所以王所也拿不定主意。

这确实是一个关口,一方面曹长久了解今后二十年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大型计算机注定要被向量机所占领,国家在这方面确实做的没错,紧紧跟在美国人后面至少不会行差踏错。

另一方面却是所有人心中的那一股愤懑之情,期望华夏有所超越的心情是什么都无法浇灭的。而长久同样也知道,并行多处理机技术才是王道,无论是向量机还是其它类型,都无法逃避这个课题,总得有人做。可是支持他这个观点的人寥寥可数。

成熟且必定会成功的技术和有可能超越但却没有先例的新技术相互k,最终还是闹到了上层。

没有任何悬念,上层最终还是选择了稳重的研究方向,坚决走与cray兼容这条路,但是允许项目组对并行多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往生记】最新更新章节〖十七〗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242/24268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