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2/3)

,这就有利于用硬连线控制系统来执行为数不多的简单指令。

虽然依然没有使用精简指令,但是流水的思想已经体现,貌似已经有了现代计算机的雏形。

曹长久一直试图影响王所,让他接受risc的思想,可惜王所总是用许多现实的问题难倒长久,让他哑口无言。

明明事先想好的先进的思想、充分地理由,却每每被王所轻易的驳倒,长久别提多郁闷了,索性不再参加757的硬件设计工作,只作编译器,落得个清闲,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如果说cisc技术的复杂性在于硬件,在于处理单元控制器部分的设计与实现。risc技术的复杂性就在于软件,在于编译程序的编写与优化。

曹长久的编译程序就有效的弥补了757样机的缺点,将笨拙的程序组成了流水线能够识别的指令流,使得757样机从普通千万次每秒的计算速度稳定在了两千五百万次每秒。而且限于机器的速度极限,无法再提高,只能寄希望于757完全体了。

由此曹长久有了一个较长的无任务时间,大概也就是三个月这样子,长久完成了自己梦想中的cu大部分的逻辑设计工作。

而且由于样机的试制成功,长久以它为平台,写了一个模拟器,模拟自己设计的cu实际运行状态,以此进行排错、改进。

结果是令人开心的,等到整个cu的逻辑结构通过排错、纠正之后,已经可以达到每秒千万次的理论运行速度了。

当然,只是理论上而已,如果制成芯片成品,无法达到这种状态。况且长久设计的只是一个8位实验型cu,在华夏现有的芯片制造工艺下,成品能达到每秒百万次就了不得了,要知道英特尔最新的16位cu8086也不过才达到80万次每秒。

至于为什么曹长久对自己的cu这么有信心是有原因的,制造工艺达不到要求只能是在系统架构上做文章了。

很不巧,曹长久所知道的系统架构可是很成熟的,在梦中的年代,长久做的最多的就是arm处理器。

提起英特尔、amd可能大家都很熟悉,因为我们接触的很多,桌面市场的霸主嘛。但是要知道x86系列在世界上整个处理器的市场上更不算不上最大。

世界上出货量最多的处理器还是arm,几乎与电脑有关的设备,无处不存在arm的身影。比如你用的手机,比如你用的路由器,比如你用的所有用电脑控制的电器,数量至少是英特尔的十几倍。

arm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往生记】最新更新章节〖二十九〗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242/24268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