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6 元首专列(3/5)

的选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45年,希特勒自杀,德国战败后,为了不让这辆列车成为同盟国的战利品,德军炸毁了这辆元首列车,希特勒的私人车厢被炸得一片不剩,但还是有几节车厢,被英美瓜分,直到50年代,专列车厢被还给了西德,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用元首专列的残余车厢组装成了自己的官用列车,并出访莫斯科。之后这列专列进行了改进和翻新,直到80年代后再没有使用过,如今仅剩的几节车厢被保存在博物馆里,默默的见证着那段历史。

元首专列的配置根据需要和乘客人数而有所不同:总共10到16节车厢,长度在300到430米之间,最多可以容纳200多人。然而车厢的布置从未改变,包括防御、通信车厢以及希特勒的个人车厢。

列车配置大致如下。

专列配备的两个火车头,当使用蒸汽机时,行驶每200公里就得换一台装满煤的新车头。元首专列可以由几种类型的机车提供动力,包括蒸汽和电气机车,比如德国在1942年首次使用的52级1型战时蒸汽机车( 52 1 riegsdamflokomotive)。在正常情况下52可以以65千米/小时的时速牵引重达1200吨的列车。

战时机车(riegslokomotive)是纳粹德国为适应战争需求而大规模制造的铁路机车的统称,其设计根据金属短缺、军事物资输送需求、易于保养、适应极端天气、适应快速组装大规模生产等战时情况而有所优化。为实现这些需求所带来的高燃料消耗的缺点在设计中亦被考虑在内。其中52型蒸汽机车型就是最着名的一种,其由战前的50型机车发展而来的,但在50型的基础上节省制造的工时、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并减少贵金属的使用。此外,52型机车还使得机车成员可以更加有效的抵御俄罗斯冬季的严寒。在战时为了完成极其庞大的生产计划,德国的机车生产厂家被合并为一,由帝 备部长施佩尔管理,称为大德意志机车制造商联合会(emeinschaft rossdeutscher okomotivhersteller,简称)。从1942年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德国共制造了6300多辆52,再加上战后初期生产的机车,其总数高达6719辆,总共17家工厂参与了52的制造。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铁路机车之一,在战后赔了不少其改型机车给其他欧洲国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反派也有春天2】最新更新章节〖1.1296 元首专列〗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248/248483/1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