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伽门农级(1/2)
代号:gamemnon
舰船号:-01
舰船简介:
ace-arrier-ollane-of-agamemnon-class
太空战斗机母舰
=
一直以来,理事国宇宙军其实都是一支警察部队,德雷克级护卫舰名为护卫舰,但其实就是一种防护力好一点的扫海艇,甚至搭载都是直接固定在舰体外面,而兼具整备作用的运输舰只有防空火神炮可用,这样的“宇宙舰队”除了真的漂在宇宙之外和海岸警卫队没有质的区别。
当然,这也与理事国宇宙军其实并没有足够给力的“敌人”有关,三大国虽然明争暗斗,但宇宙开发刚刚起步,距离成熟和繁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宇宙军能遇到的最强的对手也就是“所属不明”的海盗,对付这样的敌人,扫海艇已经足够了。
=
联合宇宙军的战术脱胎于地面军海军,以黄道面为海平面进行准海战,在重型粒子束火炮开发完成(63年)之前,线性炮(秒速30km)就是联合宇宙军的主力舰炮,这使得舰炮在宇宙战中作用不大,飞弹仍然是作战战术的核心。
这也是空母取代战列舰作为舰队主力的原因所在,有效射程9000km、加速度30g、巡航速度6km/s的508mm对舰飞弹有着远比279mm线性炮大得多的射程,而更大初速的线电磁炮的开发对于有着成熟的远距离打击武器系统的联合军而言一方面没有必要,另一方面确实进展缓慢,就一直拖延下来了。
=
63年,粒子束火炮被开发完成,迅速引起理事国军方的重视,亚光速、高射程的粒子束火炮使得宇宙主力舰得以重见天日,65年,纳尔逊级主力舰和太空母舰完成设计并开始服役。
而作为联合军太空战斗群的核心,一般作为旗舰使用,作为太空战斗机母舰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舰队战能力,装备的225cm主炮是联合军粒子束火炮的巅峰之作。
搭载战力为2个oebius中队(30台oebius)和4台oebius-tomic,以重火力的核动力oebius作为主要火力投射平台,配以oebius小队展开作战。
oebius-tomic具有对空/对舰战能力,其主武器是2座127mm重粒子炮,对联合军战舰杀伤力很强(对战舰很浮云),对于oebius、inn都有极强的破坏力和压制力。
=
舰载重型粒子束火炮长达70000km的射程使得宇宙战的交战距离被急剧扩大,但由于电子干扰等的存在,在长射程上的命中率其实并不乐观,而战舰上普遍采用的对粒子束抗性较强的积层装甲也压缩了联合宇宙军舰炮的作战效能,在实际交战中,联合宇宙军舰队在小规模战斗中几乎无力反击,最后,联合军决定以主力决战的方式彻底击败。
70年2月11日,联合宇宙军第1、第2舰队远征,在正面交战中彻底摧垮,如果不是unius-7的意外导致战斗草草收场,或许战争在那一刻就已经被结束了,之后的一系列悲剧也就不会发生。
2月22日,孤注一掷的将eutron-ammer实验性的投入使用,结果意外的击败了联合宇宙军,残酷的屠杀导致联合宇宙军严重减员,直到一年多之后才恢复过来。
=
在之后的战争中,由于eutron-ammer的广泛使用,重型被迅速淘汰,联合军oebius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大打折扣,直到重新得到核能才得以恢复。
随着兵器技术的迅速进步,“矛”的破坏力迅速增强,而“盾”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对于全方位作战的宇宙舰而言,随着作战能力越来越强大,逐渐开始成为宇宙战的配角,而成为战场的主角。
战后,鉴于纳尔逊级火力不足,联合宇宙军重新设计了新型主力舰,也就是狮级,作为纯粹的战列舰进行火力投射,而同时,以大型为核心的战术体系也要求联合军宇宙母舰具有更大的搭载能力。
因此,在狮级设计投产的同时,名为巢级的次时代太空母舰也走上了船台,与搭载量36台的相比,多达120台战斗搭载量的巢级更像是纯粹的太空母舰。
=
舰种类型:太空母舰ace-arrier-ollane
设计建造者:联合军
首舰服役时间:65年
单舰造价:14.7亿
生产量:建造数36艘(战前23艘),参战34艘,损毁31艘
全长:300m
全宽:69m
全高:48m
全装备重量:55000t
航程:∞
动力来源:激光核聚变反应炉
发电机出力:1200m
引擎:2座大型电推进喷射引擎
额定航速:80
装甲材质:通用战舰装甲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新殖民地独立战争】最新更新章节〖阿伽门农级〗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258/2580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