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五章 我们的柴油机世界第一(1/2)
南洋柴油机厂,会议室。
双方各坐一边,原本就该开始唇枪舌剑的谈判了,但是现在的黄友贤有些拘谨,秦总的突然出现,给了黄友贤很大的压力,他甚至都不敢轻易表态,省得出现失误。
“我们和贵方本来就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从九十年代建交之后,彼此的关系更是不断加深,我们明州集团涉足电子产业,也是当初和三行电子的合作,我看到你们,就像是看到了亲人一样。”
“是的,我们都是黄种人,本来就应该相互合作。”
“这些年来,咱们整个东亚的造船业发展迅猛,我们彼此之间是竞争关系,但是,也会有合作。”秦涛说道:“当初我们刚刚搞天然气船的时候,也从贵方进口过配件,现在,贵方从我们这里进口发动机,充分体现了我们合作双赢的美好局面。”
是啊,是有合作,只不过,从出口方变成进口方,还是让人很有感触的,但是,这并不是因为己方不能生产,而是因为工期太赶,想到这里,黄友贤又鼓起了勇气。
没错,咱们不比东方人低,咱们还研发了全新的液货围栏系统!
“是的,秦总,我们研发了全新的液货围栏系统,放弃了昂贵的殷瓦钢,选择更加便宜的高锰钢,所以我们的报价比贵方的天然气船低了一大截,以后贵方也可以选择我们的专利技术,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是啊,贵方真是太厉害了!”秦涛给足了对方的面子:“你们选择高锰钢是个创举,是液化气船技术上的一次飞跃!等到我们完成了手头这批订单,肯定也得钻研一下高锰钢或者是其他钢材技术,我们的专利太老了,得创新才行。”
“那么,我们接下来说引进发动机项目吧?我们建造的是17万立方米的液化气船,这种船需要四万马力的动力,不知道贵方这里可否有合适的发动机给我们提供。”
液化天然气并不重,密度只有0.43到0.47千克每立方米左右,所以,17万立方米的液化气也不到版的。”
黄友贤拿起来了使用手册,看着上面的数据。
这不是一款型号的,而是整个51系列发动机的,从12缸到18缸应有尽有,发动机的功率从11700千瓦到17550千瓦,跨度很大,几乎能满足各种不同排水量的船只的需要。
燃料消耗率也很低,尤其是双燃料发动机,等等!
黄友贤看到了某个参数,惊讶地问道:“你们的双燃料发动机,还能混合燃料使用?”
一般的双燃料发动机,也是单独使用某种燃料的,比如说单独用柴油,或者单独用天然气,出租车的发动机就是明显的例子,可以先用天然气,等到天然气烧光了,再切换到汽油上来,毕竟出租车的气罐密度不够,续航里程有限。
发动机单独使用某款燃料,有单独的程序来控制就行了,这也是世界上通行的做法,而眼前的东方的发动机,居然可以混合使用!
混合使用的复杂程度就大大增加了,进去了多少柴油,搭配多少天然气?少了功率不足,多了要爆缸,还能时刻动态调整,这简直就是外星科技啊!
“是的,这是我们独创的技术。”章玉占说道:“我们已经注意到全球航运发展带来的温室气体逐渐增多,所以我们要解决船舶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常规的净化回收的装置难以解决节能减排的需要,我们就研究了这种全新的技术。”
为了让尾气达标,很多发动机都会用技术,就是把排气管的一部分废气重新导入发动机,再燃烧一次,就干净多了,但是,这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还是得从燃料本身下手。
“常规的柴油机的排放污染很高,我们提供的解决思路就是把天然气加进去,混合燃烧,虽然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严苛的标准,但是我们对自己狠严格,我们的这套技术可以让柴油机的污染物下降到以前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多。当然了,除了为环保做贡献之外,这种发动机技术还有更加现实意义,它可以根据负载的大小不同来调整混合燃料的比例。”
同一台发动机,改烧天然气肯定比烧油的功率低,这是由于不同燃料蕴含能量的多少不同造成的,天然气虽然洁净,但是功率密度不足,这样混合燃烧,在需要高负载的时候就多烧油,在正常航行的时候多烧天然气,随时随地动态调整。
黄友贤听得睁大了眼睛,在南泡菜国的时候,他还有些骄傲自大,觉得己方的技术已经很先进了,来到东方之后,才发现自己就是井底之蛙,这些技术不用说南泡菜国,就连欧洲也没有!
东方在这个领域里已经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
看完之后,黄友贤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们愿意下订单,先采购四台,同时保留后续采购的权力,希望贵方能给我们预留产能。这四台最晚明年三月份交货,越早越好。”
这就成了?
当然了,南洋柴油机厂拥有最先进的柴油机技术,还愁卖不出去?一些老客户来了之后,根本就不废话,直接就签字下订单。
等等,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国军舰】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八十五章 我们的柴油机世界第一〗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262/262014/1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