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适合远航的护卫舰(1/3)
快如闪电稳如狗,三体船的优势很明显,缺陷也很明显,同等排水量下的容积不够大,并不适合远洋航行需要,而且,三体船的操作也会比传统的单体船复杂,这么多年,三体船也没有成为了主流,总是有原因的。
现在,听到了这样一番分析,众人都冷静下来,不能因为三体船的优点就丧失了理智,从而选择了三体船的布局,需要综合考虑,看看究竟应该需要什么样的结构。
“接下来,我们再听一下明州集团的设计方案。”武胜利说道。
刚刚的时候,听了兄弟单位的方案,杨大伟都有些不好意思拿出己方的方案来了,这些年来,什么项目都是己方的,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己方是不是已经没有了创造力,只知道循序渐进?兄弟单位的这个方案明显更好啊。
但是听到秦涛的一番分析,杨大伟才终于明白过来,兄弟单位的这个方案也不是最好的,原来也是有缺陷的,秦总没有选择三体船的布局,不是因为秦总已经没有了创新能力,而是因为这种三体船不合适。
信心终于回到了他的身体里,他拿起自己的笔记本,走到前面,接到了投影幕上。
“各位,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054方案,这是一款排水量六千吨的常规军舰…”
这个项目就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了,中规中矩。
军舰全长约147米,全宽约18米,不过,当看到设计图的时候,大家伙还是被顶部那个双面背靠背的旋转雷达给吸引了眼球。
顶板雷达就是两个雷达平板,背靠背在一起,两个不是平行的,而是错开了一个角度,看上去就像是没有放整齐的两个文件夹,英国人的雷达也很简单朴素,和顶板差不多,只是外面罩了个球,看上去有些高大上。
眼前的这个雷达,就要漂亮多了,倾斜放置,侧边又凸出了一个四面体,和下面的桅杆形成一个整体,既照顾了隐身性,又非常流畅,而且,尺寸一看就不小。
“我们和14所那边协调过之后,决定将这个相控阵雷达的屏幕尺寸做到3.5米,这样可以容纳足够多的/组件,拥有最大三百公里的搜索距离。”
这个平板绝对不小,要知道,美国佬的宙斯盾雷达,尺寸也不过3.7米,而且还是了,而现在,最新的红旗-16,射程已经达到了160公里!装备这种导弹的054也已经进化成了区域防空舰!
当年,秦涛从老毛子那里弄来了施基利防空导弹,国内通过测绘仿制,搞出来了舰载的红旗-16防空导弹,射程虽然只有二十多公里,但是已经让海军非常兴奋了,比自己独自捣鼓了几十年的红旗61好多了,也比引进的海响尾蛇更加先进!
基本型研发成功之后,相关单位就开始研制升级款,红旗-16增加了中继引导系统,从而让它可以用更加节省燃料的高抛弹道飞行,射程从25公里扩大到了40公里,成为了一款可靠的中程防空导弹。
不过,相关单位还不满足,想要继续提升射程,那就得依靠先进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来增加射程,这就是红旗-16/导弹,两种型号大致一样,只不过一个是陆军使用,一个是海军使用,射程扩大到了70公里。
射程增加,意味着引导系统也要改进,这种导弹已经采用了捷联惯导、中段指令修正、末端主/半主动雷达制导系统,随着东方电子技术的进步,这些都已经不算什么了。
原本以为这种导弹已经发展得很完善了,没想到相关单位又送给了己方一个惊喜,射程进一步增加到了160公里!
“这么大的射程,怎么做到的?弹体又加长了吗?”
当初改进到红旗16-/的时候,换装了新的发动机,增加了导弹的长度,从外观上看,导弹的边条位置发生了变化,其实就是因为发动机加长造成的。
现在射程翻番,尺寸肯定也得变吧?
“尺寸没有太多的变化。”杨大伟介绍道:“这种导弹实际上可以兼容原来的防空系统的,它的射程增加主要是靠外形改变来实现的,它和红旗九一样,已经成了一款光杆弹。”
和导弹射程相关的重要指标就是空气阻力,不死鸟导弹正常飞行的射程只有三四十公里,但是如果先飞上三万米的高空,射程就能提升到一百二十公里。
同一款导弹,其他都不变,阻力越小,射程就越远。
红旗-16和施基利有很大的渊源,它使用了弹体四片边条翼和尾翼的布局,边条翼可以给导弹提供一定的升力,还能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在很多防空导弹上都有装备,但是,边条翼同时也带来飞行阻力。
当导弹的速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弹体自身就能产生足够的升力,到了这个时候,边条翼就没用了,红旗-16就是这样,取消了边条翼,变成了光杆弹,空气阻力小了,射程自然也就上来了。
“光杆弹?岂不是和咱们的红旗九一样了?对了,有尾翼吗?”
弹体中央的边条可以去掉,但是尾翼还得保留,毕竟这是控制导弹轨迹的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国军舰】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适合远航的护卫舰〗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262/262014/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