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院长,帮我个忙(1/2)
与普通的光源结构不同,量子纠缠光源中所要应用的光源结构,是非常精密的。>
但就是这精密的光源结构,却需要消耗非常大的精力去设计。>
王相武实验组中的核心成员们,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了这这上面。>
而通过这些天的耳濡目染。>
徐佑的进步也是非常的快。>
从一开始对这些知识的一片空白。>
到逐渐开始掌握,最后甚至还能提出一些不错的个人想法。>
终于,在大家多日的努力下,新光源结构的设计完成了。>
而有了菁华费清实验室的支持,微纳材料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在完成了光源结构的加工之后,新一阶段的实验正式开启了。>
这一次的实验过程,依然没有那么的顺风顺水。>
首先大家遇到的一个难点,就是腔模与量子点之间的对准问题。>
因为微柱对劈断的腔模,需要分别对准量子点的激子线和双激子线。>
这在实际实验操作中,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好在,通过多次的实验后,还是得到了很少一部分的理想数据。>
“在理想状况下,收集效率相比之前还是有很大提升的,最高可以达到12%左右。”>
在完成了这一阶段的实验之后,实验组得到了新的实验数据统计。>
虽然相比上一次实验,这一次算是一个相对成功的实验了。>
但客观的说,这样的结果,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因为实验操作过程难度很大,让光子的收集效率,处于一个波动较大的情况之中。>
这样的方式,实用化的意义是并不大的。>
也只能说,是一项勉强可以交差的研究成果而已。>
身为这个项目的领头人,王相武自然不会满足于这样的结果。>
“这样,再尝试一下其他的微纳结构材料,看看能不能有更理想的效果。”>
在这之后,实验组也分别尝试纳米线、微透镜等其他微纳结构材料。>
但可惜的是,都没有得到特别理想的实验现象。>
其他的微纳结构材料,虽然有些在对光子的收集效率上,是有一定的提升的。>
但因为它们缺少明显的腔增强效应,对于光子对的纠缠保真度,以及不可区分性的提升都非常有限。>
而且,反而可能由于表面缺陷电荷的影响,从而降低光源的品质。>
所有这些现有的光源结构结构,在总体上都尚不能达到实用化的要求。>
在多次努力尝试,也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结果之后。>
王相武也只能无奈的决定,先把这个项目放一放了。>
“不管怎么说,我们的课题研究,也算取得了初步的突破了。这个课题我们先放一放,继续其他课题的研究吧。如果对这个课题还有什么好的想法,我们再考虑重启项目。”>
虽然在王相武心中,对于这个关乎华夏新一代量子计算机的项目非常重视。>
但面对现实结果,王相武也只能做出最理智的选择。>
毕竟,不能因为这样的一个到达瓶颈的项目,而让实验室其他的所有项目,都陷入到停滞的状态。>
但徐佑却没有因为这些而感到灰心。>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和思考。>
徐佑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已经达到颇为不俗的水准。>
而关于如何实现实用化的量子纠缠光源。>
徐佑也有了很多的设想。>
只是,目前为止,徐佑脑海中的相关各种知识链条,数量尚且不够,且无法很好的联系到一起去。>
徐佑觉得,再好好的充实一下知识,多看一些论文,看能不能再获得一些重要的信息和灵感。>
……>
这一天,徐佑来到了图书馆,想要借阅一些相关的书籍。>
在筛选出很多内容不错,且与这个课题有一定关联的书籍之后。>
徐佑却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自己的图书卡,一次也只能仅仅借阅6本书而已。>
虽然徐佑也可以选择,在图书馆直接看完这些书。>
但徐佑总觉得,在图书馆看书的状态,远远没有自己在寝室里要好。>
想要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并不是简单的让系统去开启就可以。>
而是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
就像汽车起步时,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进入到高速状态,而是有一个起步的过程,要一点一点加速,才能达到较高的时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最新更新章节〖第107章 院长,帮我个忙〗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262/262786/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