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徐教授,您已经设计出来了?(1/2)
接下来,徐佑开始了下一步的模拟。>
这一次,徐佑需要针对核安全保护箱的材料进行研究。>
按照电脑仿真建模的思路,徐佑会试验大量的材料种类,通过模拟去观察各种材料的反应,以判断哪种材料更适合应用于核安全保护箱。>
但很快,徐佑知道,这样的方法,并不适用于大脑仿真模拟之中。>
大脑仿真模拟,相比正常的计算机软件仿真模拟,省去了编程建模的工作,只需要在大脑中进行想象就可以了。>
在模拟的准确度上,也要比软件仿真模拟更加精确。>
只是,在计算速度上,确实要慢出太多。>
不仅根本无法与超算相比较,甚至还不如普通的家用计算机。>
每一次的模拟,都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
这让徐佑根本不可能把很多材料都模拟一遍,然后去筛选最合适的材料。>
徐佑必须要将范围缩到非常小,再针对这个范围内的材料,进行模拟。>
通过对核反应保护箱材料性质的要求,以及对大量材料性质的分析。>
徐佑筛选出了一些可能作为保护箱的新材料。>
几天的时间里,徐佑不断更换着材料,重复着模拟的过程。>
终于,在一次模拟中,徐佑发现。>
当在原有的材料中,添加一部分的“钆”元素时。>
新的复合材料体系,对中子、伽马射线等辐射源的吸收效果非常好。>
整体对核辐射的屏蔽性能,要比之前的材料,明显高出一截。>
徐佑进一步的优化材料中各种元素的占比,终于得出了防辐射效果最佳的物质形态。>
此刻,徐佑的心情非常的激动。>
按照徐佑的模拟,这种新型材料,可以同时满足承受核裂变过程中的压力、温度、防辐射程度等多个条件。>
通过推算,这种材料可以承受单堆功率为800的核反应堆。>
如果能在核动力航母中,设置两个核反应堆。>
是完全可以支撑10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的。>
而在核反应堆型上面,徐佑所使用的压水堆,理论上单堆的功率极限值,也正好达到了800左右。>
这意味着,按照现在的实验数据,徐佑设计出的核动力装置,已经有了应用在核动力航母上的可能。>
当然,在正式应用之前,还是需要先在陆上模式堆中进行实验。>
这时,徐佑想到了另外的一个问题。>
自己要如何解释对这种新型材料的设计呢?>
总不能说,是自己在大脑里模拟了几天,就设计出来了一种新型的材料吧。>
这样的理由,确实是太匪夷所思了。>
想了想,徐佑决定,还是从软件仿真模拟的角度进行解释为好。>
当然,徐佑并不想为了解释这种材料,而随便弄出一套没有意义的仿真模拟系统出来。>
这些通过大脑模拟出来的一些数据,正好可以用于帮助徐佑,进行软件仿真模拟的改良。>
这两种不同的模拟方式,都各有所长。>
软件仿真模拟也是必须要继续研究的。>
又是几天的研究,徐佑总算解决了一些之前没有解决的问题,让自己的这套材料仿真模拟系统,变得更加的准确了。>
软件仿真模拟的结果,与大脑仿真模拟的结果,已经非常的接近。>
完成了这些工作后,徐佑联系到范海胜,说明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徐教授,您已经设计出新型的核反应保护箱材料了吗?”>
“是的,已经设计出来了,在仿真模拟中,这种材料的表现,要比之前的材料更加优异。当然,最终还需要陆上模式堆的验证。”>
“好的,徐教授,那我们马上开一个会议,规划一下今后的工作。”>
这个消息,无疑是一个非常爆炸性的消息。>
这让范海胜愿意推掉手头其他的工作,马上一睹徐佑的最新研究成果。>
当项目组的核心成员都来到会议室之后。>
范海胜没有说任何多余的话,马上请徐佑讲解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徐佑将电脑连接到大屏幕,展示着自己优化后的仿真模拟系统。>
将大脑仿真模拟的结果,完整的复制到软件中之后。>
这种新型材料的设计便没有了任何疑点。>
“目前的压水堆,单堆极限功率值可以达到800左右。如果在代号伍上设置两个压水堆,可以支撑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的动力要求。而这种新型的材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最新更新章节〖第296章 徐教授,您已经设计出来了?〗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262/262786/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