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擒龙搏虎各出招(3/4)
、还要办什么女学,这岂不是坏了纲理伦常?将来这天下还有安宁吗?”
诸葛敏轻叹道:“不瞒二位,老夫已经劝过秦王了,奈何......唉。”
朝廷设立御吏和给事中,本来就是为承担匡君过失,封驳施政阁臣不当之责的№唯中与沈青阳二人越说越激动,大有以天下为己任之态。
马唯中慷慨地说道:“下官这就去联络同僚,一起上书进谏。”
“好,下官也去。”沈青阳跟着表态道。
诸葛敏似乎什么也没说,却无形中把马唯中和沈青阳套了进来,酒到微醉之时,二人慷慨激昂,一齐表示回去之后立即联络同僚,联名上表谏君之非。
元宵佳节,王府里也少不得设了些花灯,与民同乐。
秦牧在御书房处理完一天的政务,正准备回后院与杨芷她们同渡佳节,燕高飞匆匆进来,向他耳语了几句:“秦王,御史们在串联,国子监的监生也议论纷纷.........”
秦牧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对燕高飞耳语几句后,说道:“去吧,这阵子我时刻注意京中以及整个江南的动静,万不可大意。”
“是,秦王。”
燕高飞告退下,秦牧独自站在檐下沉思起来。
重农抑商,这在中国古代,确实是必须的,以前生产力低下,过多的人从事工商业,会使得耕作的劳力不足,粮食产出少,进而危及国家稳定。
重农抑商这项政策,最早由李悝在魏国的改革中出现,随后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以此作为大力推行农战方针的基本内容付诸实施≡后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的典范。
不可否认,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例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采用各种手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特别是随着玉米等高产作物在大秦的推广,粮食产出有了极大的提高,商品经济越发活跃;
到了这个时候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显然是不对的。
如果继续在重农抑商的政策思想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壮大的措施,无疑是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
在想资本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扬天下】最新更新章节〖第565章 擒龙搏虎各出招〗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3/3008/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