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英王要翻脸(4/6)
,为什么刘崧会渐渐听从刘基了。>
实在是刘基这家伙,做的太过面面俱到了。>
朱瀚自问,哪怕是他现在在燕京,做的也不会比刘基好太多。>
甚至有一些朱瀚都没有发现的小问题,也被刘基发现,并且及时查漏补缺了。>
这种应变能力,恰恰是刘崧最为欠缺的。>
如果放在另一个是空的大明,刘崧这种缺点根本就不算是缺点。>
风扇社会那缓慢发展的社会结构,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适应一切变局。>
但是现在,他所面临的,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世界。>
就比如在朱瀚离开之后没过多久,刘基就直接提议,扩大铁路建设的投入。>
这在朱瀚原本的计划之中,可是没有的。>
毕竟,任何加快工程进度的提议,都代表着预算的增加。>
尤其是,燕京现在是利用雇佣,来代替以前的徭役。>
就这个事,可是让朱瀚在民间积累了不少的名望。>
毕竟,以前的徭役,可不是人干的。>
工钱少不说,百姓们还得自掏来回路费。>
仁慈一点的,有可能负责一日三餐,狠一点的话一天说不定就给一碗米粥。>
而且一次徭役少说一两个月,多的话有可能大半年。>
那是真的有人家,因为这个徭役而搞得家破人亡。>
现在改成雇制,虽然是一个仁政。>
但是对于朝廷来说,雇佣工人就要花钱>
加急雇佣工人,工钱自然就会提高一些。>
再加上各个方面加急准备。>
哪怕燕京现在很有钱,也不敢轻易下这种决定。>
刘崧对此坚持己见,自然不肯听从。>
两人争执不下,最后还是要写奏章给朱瀚让朱瀚来解决。>
朱瀚当时叫一个无语,刘崧能够严格遵守他的命令,这点他很是欣慰。>
但是这家伙难道就没算过一笔账么?>
现在这个时候,铁路多修一公里,就能让粮食的损耗极大减少。>
这种时候,减少消耗也是救命的事啊。>
所以朱瀚直接大手一挥,让刘崧权利支援刘基关于扩大铁路建设规模的提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九十三章 英王要翻脸〗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303/303996/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