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谁是统帅(2/4)

那些支持或同情关羽军将士的百姓,这位右都督采取了强硬态度,进行坚决打击。

不少豪族,因为各项罪名受牵连。

少部分被灭族,大部分人选择屈服。

这些投降者虽然没有家破人亡,财产充公,但也遭到了损失。

一些家大业大的豪族被举家迁徙,迁到了荆州腹地,彻底远离了西荆州。

面对陆逊的手段,詹晏毫无招架之力,詹晏的兵源正在枯竭。

詹晏对战局依旧持有乐观态度,但他已经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刘备的东征上。

唯恐廖化低估陆逊的能力,詹晏反复叮嘱廖化小心这位对手。

和詹晏不一样,早在吕蒙偷袭荆州之前,廖化就已经对陆逊表现出极高重视。

有前一世的记忆,廖化从来没有小看陆逊。

廖化甚至觉得,陆逊比吕蒙更可怕。

夷陵之战的时候,刘备的部队和陆逊的军力大致相当,甚至略强,但是,那一仗却以刘备的惨败告终。

陆逊的用兵更稳健,也更少犯错误。

在这种敌人面前,哪怕是拥有优势,都不一定能占便宜。

更何况,现在的关羽军,在战场上处于绝对的劣势。

廖化只能希望自己更少犯错。

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了,廖化询问起詹晏对战局的进一步看法。

作为关羽军留守西荆州的两名主将,二人在战略意见上达成共识,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

詹晏的回答与他的目标一致,那就是拖,他觉得,将士们需要关心的,不是如何立功,而是怎么活下去。

攻打秭归失败后,詹晏一直利用熊山的山势保护自己,同时,采用游击战法,不定时带兵下山,对吕蒙军进行袭扰。

今天夺取一座村庄,明天就会攻打一个城镇。

总而言之,抓住吕蒙军的漏洞进攻,同时,在吕蒙军反应之前撤回山里。

为了保护实力,詹晏设置了大批或明或暗的斥候。

一旦敌人发起大规模围剿,将士们便向深山退走,这也是吕蒙军几次围剿无功而返的重要原因。

如果不是收到消息,知道邓凯即将被转移到秭归,詹晏也不愿意冒险动用主力下山救人。

詹晏认为自己抓到了陆逊的痛点,他依然想采取老办法,进攻一两个村庄,获取军粮。

知道了詹晏的想法,廖化立即意识到不行。

攻打村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志廖化新传】最新更新章节〖第50章 谁是统帅〗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309/30947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