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重新鉴定(5/6)

“那不就结了?”

明白了:该摆的姿态要摆,但该怎么办还就怎么办!

副队长顿时就吃了颗定心丸,又挥了挥手,让警员把人带了进去。

边往里走,郑万九和钱金玉,还有江灵雨还不停的瞄着李定安的背影。

又有京城部委领导来打招呼!

到现在,都两个部了?

李定安这背景逆天了……

……

沈阳故宫。

一辆奥迪停到了办公楼下,秘书先一步下车,又打开了后座的车门,下来了两位男子。

一位年轻一点,四十出头,另一位满头华发,至少也有七十岁。

不过身体很健朗,步履很稳。

这位的经历稍有些传奇:上世纪六十年代,沈阳纺织厂还叫奉天纺纱厂,他是厂里技术最好的纺织工人,年年都是三八红旗手。之后任机长、组长,车间主任。八十年代初改制,那时他刚刚三十出头,就已是分厂厂长。

九十末再次改制,他已是总厂副厂长,括弧:副厅!

后来,陆续在工业、经贸、招商等部门任职,退休的时候,正好是文化部门的领导。退休之后,他还在奉天纺纱厂原址上修建的“东北纺织博物馆”担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名誉馆长。

从渊源上讲,这位不但是老前辈,更是老领导,而数遍全东北,比他懂纺织业,经验更丰富的纺织老工人,估计已经没有几位。

所以看到李定安在直播间里说,请位老纺织工人就能一目了然,院长就把这位请来了。

但故宫其它领导层都有些不以为然:挂了几十年的东西,多少学者、教授,以及知名或不知名的专家都看过,就因为一个小年轻说了句“机纺”,就成了假的?

没这么扯淡的,更没有什么必要重新鉴定。

还专程把老领导请了过来,院长是真能折腾人……

有意见归有意见,但看到老人下了车,书记忙带着几位副院长从门口迎了出来:“老领导辛苦,这么热的天,还要劳您跑一趟!”

老人摆摆手:“客气话就别说了,东西呢!”

“就在会议室,几位教授正在研究!”

“去看看!”

“好!”

寒喧了几句,一堆人簇拥着老人进了办公楼。

会议室在三楼,不是一般的宽敞。中间用十多张会议桌拼了一座展台,《皇舆全览图》就摆在上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最新更新章节〖第200章 重新鉴定〗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313/313116/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