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3/5)

都纷纷退了下来,有的去工厂当工人了,有的当了环卫,还有像我这样当后勤的。如今虽然返回戏校当了老师,但是大家都挺遗憾,当年没能跟票友们打声招呼,就默默消失了。”

于童点点头,赶上了特殊时期,这是很多人的无奈。

“前段时间,我们学校有个老师正式退休了,离校的时候说,年轻的时候就想好了,退休时要办一场告别演出,跟舞台和票友正式道个别。其他老师听了以后,都挺感慨的。所以我们就想,集资办一场集体的告别演出,也算是给这辈子有个交代了。”

于童笑着问:“您这个岁数就要办告别演出,是不是太早了啊?”

“嗐,现在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了,而且戏曲这行越来越式微,年轻人都不爱看了,估计我们以后也没什么机会登台演出。”

郭美凤继续道:“一共有十位老师,每人集资三百块,一共能凑三千块钱,你看这三千块钱能让我们合办一场告别演出吗?”

“能啊,怎么不能呢?你们打算赠票还是卖票?”

“要是能卖票当然好了,”郭美凤不好意思道,“老师的收入都不高,能把集资的三百块赚回来是最好的,赚不回来也没关系。你要是能拉到赞助什么的,收入都算你的。小于,你觉得这生意能做不?”

“能做,但我觉得演出名目可以改一改,应该叫回馈演出或者回归演出。”于童真诚建议道,“郭阿姨,您年纪不大,现在办告别演出,就把以后的路子堵死了。其实戏曲演员的走穴机会也是有的,您要是乐意去,要不我想办法帮您联系几个?”

第61章

接下戏校十位老师的生意, 对于童来说,是有一定赚头的。

但是老师们的三千块若想回本,却有很大难度。

时下的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 电影、电视、录音带分走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

年轻人听流行歌曲, 跳霹雳舞, 进歌厅舞厅,再不济还能在歌舞剧团找乐子, 少有人往戏院里跑。

即便真的去了戏院, 一张戏票才七八毛钱,最多不超过一块钱。

按照行业均价计算,于童要想让这场戏曲演出回本,至少要卖出三千张门票。

如果梅先生在世,别说三千张, 三万张也卖得出去。

但是,看如今这个形势嘛,三百张都有点悬。

“童姐,我觉得郭老师介绍的这个生意不错啊!”杜金金饶有兴致地分析, “需要花钱的大头, 只有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最新更新章节〖第124节〗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327/32724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