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节(4/5)

以后,他只能得到不足百万美元的遗产。

衣锦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窦尔囤对着九只猫狗喝了一顿闷酒后,就离开生活了两年的房子,回到了老家的小乡村。

面对一众亲戚的询问,他将老太太的发家史安到自己头上,将自己塑造成股市奇才。

而此时的国内股市正值牛市,股刚开市,指数就从96点涨到了上千点。

小学都没毕业的窦尔囤带着老家的乡亲们炒股,从无败绩。

仗着从老太太那里学来的皮毛,他到处给人演讲授课,大学教授、企业老总、明星大腕都是他的学员。

不出半年,他就被媒体宣传成了一代股神。

牛市终有不牛的时候,繁华过后,窦尔囤千金散尽,又被曾经追捧他的学员们围追堵截。

无家可归的窦尔囤回到与老太太一起生活的房子,重新应聘,成为了九只猫狗的饲养员……

于童将剧本合起来,问:“孙导,我听说喜剧片的拍摄成本是比较低的,您这部《可喜可贺》怎么需要这么多钱?”

只看故事内容的话,这部片子不算什么大制作。

孙奇保苦笑道:“于总,我这六十万的预算里,有三十万是厂标费!”

国内只承认十六家电影制片厂有制片权,其他人若想投资拍电影,就必须花钱向这些制片厂购买一个拍摄指标。

如果没有拍摄指标,电影片头没有厂标,那就是黑片了,在内地没有上映资格。

这也是国产电影质量越来越差的原因之一。

电影厂宁肯白拿三十万的厂标费,也不愿意冒险投资拍电影。

厂里的导演们要想有电影可拍,就得到处化缘拉投资,做独立制片人。

可是,能拉来投资的人未必是好导演,近两年接连上映了好几部国产烂片,导演都是没什么经验的新手。

于童只听说投资电影,要向电影厂交点赎身费。没想到费用会这么高,一半的投资竟然都是用来赎身的!

如果真正的拍摄预算只有三十万的话,那孙奇保这个预算做得算是节省了。

“除了男主角定下了陈老师,其他角色有确定的人选吗?”于童又问。

孙奇保笑了笑说:“其他角色有人选,但还没确定下来。投资商可能会有人选推荐,我们现在都要等投资商的人选定下后,再挑选其他演员的。”

一些企业老板投资电影,愿意把自家亲戚朋友拉到电影来客串一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最新更新章节〖第256节〗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327/327246/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