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图谋(2)(1/4)

第一次伞兵空降还算是成功,十名队员八名降落在大概位置,一名跑偏,但是却有一个弟兄活活的摔死了,不过在刘杨看来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这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一切都在实验中。

这两年多的时间,西山兵工厂对滑翔翼进行了多次改动,在刘杨的指点下,兵工厂对电池进行了改进,然后设置了一个电池驱动的小电机,至此滑翔翼拥有了方向舵和推进风扇,不但让滑翔翼有了动力,还让滑翔翼更能更准确的掌握方向。

当然也仅仅是这样,硕大的组合滑翔翼也仅仅有一个推进扇和一个方向舵,主要原因就是电池不好携带。

虽然早在1911年上海就建立了最早的电池生产厂家,但是那时候的电池真心的说,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效率低下,即便是刘杨有各种理论,但是也仅仅是减轻了一些重量,容量却没有太大的改变,所以滑翔翼的动力扇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

为了增加这个时间段,最后川口一夫提出了一种设想,而且是相当可行的设想,那就是让空降兵每人身上都带一个电池,通过数量来弥补动能不足的问题。

电池设计的不大,带在身上不会有太大的负担,但是聚少成多,还是很有效果的,试验了一下的确可行,于是就有了动力舵,也就有了更精准的空降。

而滑翔翼本身在兵工厂不断地研究下,已经趋向于完善,可以在飞起来之后进行组合,然后通过动力舵短时间内改变高度,来达到增加距离的可能性,总的来说滑翔翼已经比较成熟了。

那种简陋的滑翔翼已经被淘汰了,如今的滑翔翼稳定性更高,也更加安全,可以有三十架滑翔翼组合,最终可以有二十七个空降兵,其余三人驾驶滑翔翼撤离,甚至勉强可以携带一些物质。

正是这些准备,刘杨才会有这种想法,现在日军不会想象的到空降的这种概念,那么让偷袭南京机场有了更大的可能。

如果从十几里外滑翔过去,可以做到不惊动日军的岗哨和火力点,更不用惊动机场的守卫,只要选择一个黑夜,当然如何确定机场的位置又是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寇怀仁给解决了。

特务局在南京机场策反了一个日军,当然并不要求他做太多的事情,说策反不现实,仅仅是各取所需,那个日军会在确定好的日子里,在晚上点燃火堆,至于用什么理由来点燃,那自然是有很多办法的,比如说烧水煮饭——

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抗日之兵王传奇】最新更新章节〖第1051章 图谋(2)〗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331/331515/1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