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假设(1/7)

徐容并未立即动笔,对于自身的猜测的正确与否,其实他连一成把握都没有。

据他所知,每一个在表演上达到一定高度的体验派或者以体验为主的演员,都曾在某个时间段怀疑过斯氏体系、理论、方法的正确性,乃至于怀疑自身所学习的一切。

那些对自身产生的同行,有的因为理念、信仰的崩塌彻底澹出了行业,有的因为主动或者被动默默坚持,如同黑夜中迷失了方向而只能凭着感觉航行的航船一般,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意识到斯氏理论才是永不熄灭的灯塔,并在多年以后回想起这段自我怀疑的岁月,总是不免感叹自身的无知和稚嫩。

就像很多最顶尖的物理学家步入晚年后逐渐转变为最虔诚的神学家,斯氏理论其自身体系的特点总免不了让演员产生自我怀疑。

徐容很清楚地了解这一普遍现象,并且为了避免自身重蹈覆辙,他向来重视基本功,因为过去的同行对斯氏体系的质疑和困惑往往是从“体验”这一根本基础开始的,而且据他了解,一旦怀疑产生,至少要两到三年才能走出来。

偶尔的,他也会羡慕那些难以确定能否称得上演员的艺人,他们终其一生都不会遇到类似的困惑,更变态的是,这些人可以连轴转的接戏,根本不需要预留调整的时间,如果他也能做到这个地步,每年光片酬至少能达到两个亿。

省时省事省力而且来钱快。

但是徐容又清楚地明白,那么搞只不过是把未来至少十年的钱透支了。

以对作品的态度而论,目前国内的演员心态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极其珍惜自己的名声,接剧本特讲究,哪怕是人情托过来,只要觉得剧本不行坚决不接,而这类人又分两种,一种是各种类型的角色都能演,另外一部分是只能演一类角色。

第二类,对于自身的要求是一到三年内至少一部戏上映,随着影视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艺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长时间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很容易被观众忘记,而观众忘记又意外着行业忽视,因此为了保持竞争力,三年内必须要有一部戏上映,而这类演员作品的质量就没那么稳定,因为有些戏虽然质量不好,但相比之下已经是他们接到的质量最好的剧本。

第三类,对剧本完全没要求,接戏的标准只看投资额,因为投资意味着宣发力度、意味着平台、排片和关注度,这样的片子,即使是烂片,一样能够吸引巨大的关注。

第四类就比较简单,收到什么剧本就接什么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最新章节目录】最新更新章节〖第八十四章 假设〗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345/345344/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