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刘老师真不敢当啊,徐同学!(1/2)
又叮嘱了艾小雨和谭秋梅几句,刘弘毅这才拎着自己的行李,前往不远处的庆华大学迎新点。
迎新点的人不是很多,就是七八个人的样子。
其中两个还背着包,脚下放着大帆布袋子,满脸风尘仆仆的模样,显然也是从外地赶过来的学生。只有四个是庆华大学的工作人员。
严格来说,是两位工作人员,带着几位先到的同学。
这个年代的人,都是比较淳朴而且热情的。
能够提前一两天赶到学校,然后在这里迎接新同学,那也是一种“享受”呢。
“老师好,我叫刘弘毅,是来报到的……”
刘弘毅客客气气地打招呼,一边从斜背的“为人民服务”挎包里往外掏录取通知书。
“你就是刘弘毅?”
不等他将录取通知书掏出来,对面已经响起了惊呼声。
两位明显是工作人员打扮的年轻人都瞪大眼睛望着他,脸色颇有几分激动。
“是的,两位老师,我就是刘弘毅。”
这两位工作人员,看上去也就二十几岁不到三十岁的样子,不过刘弘毅还是照规矩来。在大学,不是学生那就叫“老师”,准没错,不会因为称呼问题得罪人。
“哎呀,终于等到你了,昨天季主任还在问呢,问你来了没有……”
那位二十几岁的女同志,明显是迎新点的负责人,高兴地说道。
刘弘毅只能礼貌地笑着谦虚了一句,将录取通知书取出来,双手递给迎新点负责人。
“字写得真漂亮,和印刷体一样……”
女同志又啧啧赞叹。
庆华大学第一份由考生自己填写的录取通知书,她早就在季文明嘴里听说过了。
刘弘毅还有另外一份校方填写的录取通知书,科研所已经给他寄回了家。目前由肖亚文妥善保管着,这都是可以收藏一辈子的“纪念品”。
其他几位学生和刚报到的两位新生,也好奇地打量着刘弘毅。
他们基本上都听说过刘弘毅的名字。
高考总分387分,并不足以让这些天之骄子“敬畏”,毕竟去年的高考,是各省自主命题。也许静江省的高考题出得比较容易呢?
自己去静江考的话,说不定也能拿到一个很高的分数。
但刘弘毅的高考作文是满分,并且刊登在了《群众日报》头版,这却是轰动全国的大事件。作为同届考生,并且是考得最好的那一小部分“状元郎”,基本上都在报纸上看到过这篇作文。
《论科学技术的重要性》!m.ζgx.
仅仅这个作文题目,就已经魄力十足了。
“刘老师……”
就在大家相互介绍认识的时候,一个惊喜的声音传来。
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疾步跑来,望向刘弘毅的眼神,熠熠生辉。
刘弘毅扭头一看,不由得笑了。
“徐文心同学……”
“刘老师,您终于来了,我在这等您好几天啦……”
徐文心满脸的惊喜,快步来到刘弘毅面前,略带几分喘息地说道,满嘴敬语。
其他几位同学都有些诧异地看着她。
徐文心也是77级的学生,北都本地人,所以她来学校比较早,这几天都主动帮着迎新点工作,迎接全国各地来庆华大学报到的同学们。
这位徐同学谦恭有礼,带着一股子十分明显的诗礼传家的大家闺秀气质,对谁都礼貌热情,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但还从未见过她对哪个新同学如此恭敬。
直接使用敬语。
刘弘毅急忙说道:“徐文心同学,老师称呼,万不敢当,大家都是学生……对了,你也在庆华大学吗?”
高考结束之后,刘弘毅就回到科研所上班,和徐文心再没有联系。
但徐文心考了286分,是楚州地区理科“榜眼”,被庆华大学录取,也在情理之中。
“是的,我不但在庆华大学,而且我们是同班同学。”
徐文心眼里闪耀着说不出的喜悦和开心。
“我们电子工程系,校本部这次只招收了四个班,我俩都在计算机专业第七班。”(注1)
庆华大学的计算机系,名称也是几经变迁,专业分分合合。
在这个时间段,还叫“电子工程系”。
专业包括自动控制,力学数学,电视、无线电技术和半导体专业。
刘弘毅也笑了起来。
这么巧的吗?
但能在这里见到熟人,刘弘毅还是很开心的。
“陈老师,刘老师是我在静江楚州插队的时候,参加高考前的老师,我们楚州地区的数学教材和物理教材,都是刘老师主编的。”
徐文心又急着给那位迎新点负责的女同志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季主任都和我说过了,刘弘毅同学在楚州地区,那可真是大名鼎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最新更新章节〖第157章 刘老师真不敢当啊,徐同学!〗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349/349880/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