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夫子(5/6)

温暖舒适,田地里的稻子一般能种两到三季,所以家家都有点余粮。不至于大富大贵,但真要办点什么事情,都是能出得上力气的。

所以,建学堂的事情,很快就提上日程了。

作为村长,想要做村寨里批一块足够大的地是很容易的,所以选址的事情很快解决,接下去是动工了。

学校的建设图纸是陆言给的。

陆言按照现代小学的样式,再参考了临松薤谷里学堂的样子,画出了一个带有操场等活动场地等学校图纸。

教室倒是不多,就三个。

一个是小班,一个中班,一个大班。

划分十分简单明了,结构也十分简单。

村寨的孩子们,初级的诉求只是要开蒙认字而已,并非是要走上仕途,考取科举。

所以,三个班,就已经足够应付教学要求了。

在学堂正式建成之前,陆言就先将就着带孩子们,在一旁的空地上上学。

这些孩子们,在陆言到来之前,都没有接触过课本,也没有上过学,写过字。

学会写自己名字的李小根和李小苗,两人的文化水平,已经在村子里可以排得上前十的了。

为了更好的教学,陆言还特意离开了村寨,去一趟城里,买了笔墨纸砚回来。

他身上还有打劫来的,不是,还有劫富济贫来的二十两纹银,根本没有花出去的机会。

这一次买这些学习用具,倒是花了不少。

不过陆言一点也不心疼。

他生活在一个不需要货币就能换取生存资料的地方,所以丝毫不慌。

买回来的纸陆言用剪刀裁成比巴掌略大的大小,然后装订成册,在上面誊写文章。

孩子都没读过书,自然就要从最基础的交起。

陆言分别誊写的书一共三本。

一本是《三字经》,一本是《千字文》,还有一本是《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但是一个小小村寨里面的小小学堂的不起眼教材,并不会对时代的洪流,产生任何影响。

除了陆言自己教学用的一本,班上四十三个孩子,每人一本。

抄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全部都得由陆言一个人来完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国传承从博物馆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七十六章 夫子〗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352/35267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