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灯爷(2/4)

中年男子,看起来是个实在人。

“我先说摄影方面,摄影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觉得是角度。”

“确实是角度,但我觉得这个所谓的角度称作为视角,就比如刚才的那个画面,我看你刚才采用了平面拍摄的视角,你这个视角..我觉得选的不好。当然,我知道你选择这个视角,可能也是慎重考虑过的,你应该是想营造出来一种‘小丑竟是我自己’,让观众注视着两个人面对面的说话,最终,再通过最后的那个镜头定格在一脸震怒的疑犯身上,让观众彻底对刘建明的智商有更清晰的认知,但还不够好,因为你没有站在观众的角度上去思考,观众清楚刘建明进去是干嘛的,所以这个时候你们拍摄的侧重点,应该在疑犯的身上,让观众们看着疑犯的每一个细微表情和动作,更加的身临其境!”

“我明白了,之后的每一镜我会考虑这个问题。”做的不够好就要勇于承认,做错了就好站直挨打,看似这是在批评,实际上如果真的从中学到了,不论是前途还是‘钱途’,都会大有益处。

“灯爷你们灯光这边儿,我不太懂,你能简单的跟我讲讲你打光的注意事项吗?”

“当然可以导演,不过我不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我是半路出家,这一套都是自学的,所以我接下来说的这些,可能语言比较粗糙,不太精炼.......”

“没关系,你说吧。”

从进剧组到现在为止,石骁都没跟这位灯光指导说过任何一句话,但此刻一跟他谈到灯光,他一下子就来了兴趣,洋洋洒洒的说着,虽然正如他所说的一样,语言不精练,很糙,但确实都是经验之谈。

最终石骁得出来一个结论:

这是一位老司机。

“那个,多嘴问一句,灯爷您哪里人?”尽管对方的普通话已经很标准了,但石骁还是多少从里边听出来了一些口音。

难道中原那个村子已经开始制霸国内灯光行业了?

国内灯爷一共有三批,一开始是湾圈的那批人在领导,而后香江的港片开始快速发展,由此行业内优秀的灯爷基本都诞生于香江了,而再到后来,内地中原地带有一个小村庄有一位姓谢的男子,去燕京电影学院当了保安,而有机一天,一个剧组刚好路过,剧组那会儿刚好缺人手,于是就让他临时来帮个忙,让他去扛灯光栅,但这保安也不笨,有点天赋,基本上刚教两下子,很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导演从败光一个亿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七章 灯爷〗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352/35279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