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木耳采收,和两姐妹一起试吃头茬黑木耳!(1/4)

半个月后,黑土屯木耳种植园。

许承安欣喜地看着爬了一朵朵黑木耳的耳场。

正如我所料的那样,这种低温黑木耳的产量果然高啊!

段木法栽种黑木耳的采收周期通常为两年。

第一年为初收,产量较少。

第二年为盛收,产量更高。

两年之后段木里的营养物质就被吸收殆尽,不再出耳了。

而黑土屯种植园的头茬黑木耳,长得居然就不少。

品质也基本能确定了,没有意外,甚至出奇的好!

毕竟是低温黑木耳,它的优势实在太大了!

在东北大山五月份就能长出的黑木耳,提早了一个多月,几乎不用担心任何病虫害问题。

毕竟,病虫害肆虐通常都是气温更暖和的夏季。

还有,五月的东北山林昼夜温差大,在生长过程中能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使得其肉质厚实,口感脆嫩,自然也就品质上乘。

自从接近采收期,许承安就每天密切关注着木耳的长势,一天上山三趟。

今天已经有极少数头茬木耳可以采收了。

许承安随手摘了一块达到采收标准的木耳。

朵面呈黑褐色,背部则为灰白色。

颜色也是黑木耳好坏判断的一部分。

上品黑木耳黑色素沉淀,就会呈现出黑褐色,而袋载黑木耳颜色就比较浅。

有些无良商家甚至还会泡墨作假,以劣充好。

不过这样的干木耳浸泡后就有股难闻的味道,吃着不鲜美,且朵背颜色也深,和朵面相差无几,稍为有些经验的人就很容易辨别出来,只能骗骗不懂的消费者。

朵面直径三厘米左右,不大不小,肉质厚实,手感紧弹……

都是好木耳的表现啊!

施秋玲提着个小篮子,屁颠屁颠地跟在他屁股后,兴致勃勃地问道:“二姐夫,这些木耳能采了吗?”

许承安把手里的那朵木耳放到篮子里:“有这朵大的就能采了,小的留着继续长,咱们找一下,摘一篮子回家尝尝!”

这木耳目测品质上乘,不过还得试下味道如何。

“好啊!”施秋玲很是兴奋,收获总是让人快乐的事情,她对身旁的施秋晴道:“姐,咱快点去找,今晚就吃木耳了!”

施秋晴摇了摇头:“瞧把你馋的,又不是没吃过木耳!”

“这是咱们自己的木耳,吃着特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六十八章 木耳采收,和两姐妹一起试吃头茬黑木耳!〗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352/352865/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