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集体食堂忆大锅饭岁月(1/3)

12月31日,1983年最后一天。

也是整个村子吃集体庆功晚宴的日子。

天还没亮,猪叫声就在村落里响起。

集体庆功宴下午才吃,办这么大一个晚宴得很多物资,早早就得做好准备。

比如杀猪。

80年代,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

不过这猪通常是替郭嘉养的,不许私自出售,得统一上交,然后再分配。

后世的很多人都听说过“交公粮”,却不知道还有个任务叫做“交生猪”。

那就是把猪养到130斤以上,送到镇上的生猪经营站。

如果合格了的话,能拿到五十块钱和一张“生猪屠宰票”,如果没有这张票的话,就算家里养有猪,想杀年猪都不行,或者花几十块钱向那些多交了生猪的乡邻买“屠宰票”。

别看后世那猪动不动大几百斤,养到130斤貌似很容易,其实不然。

要知道,80年代可没什么“猪大大”之类的科技与狠活,养猪喂的都是猪草,长一斤肉都难,养到130斤可不是容易的事。

把生猪养到达标的重量,还得送到镇上的生猪经营站交猪。

以前很多山里的农民没有运输工具,都是做个背架子,背着到经营站。天还没亮就得从家里出发,一走就是十几甚至几十里的山路。

为此还有人编出了个顺口溜。

“人走山路猪坐轿,人在流汗猪在唱。不是生猪想坐轿,只因本地没有道!”

这顺口溜就很传神形象地描绘了像黑土屯这样的偏僻山村交生猪的艰辛。

许承安的几辆拖拉机可不是让村民去镇子赶集方便了那么简单,交生猪也不用背十几里路了。

今天黑土屯打算杀两头猪,都是许承安从有屠宰票的村民手里买下来的,这种猪倒是可以合法私购。

尽管种黑木耳脱贫了,有些吃惯苦了的村民还是没舍得杀年猪,许承安给的价又高,再加上是办集体庆功宴,有两户便爽快卖给他了。

为了这次集体庆功宴,很多村民都额外凑了钱。

许承安身为黑木耳加工厂的老板,自然得出个大头,所以他捐了两头猪,连带两张屠宰票相当于凑了三百块左右。

屯里的杀猪匠早早便带着一群人来到卖猪村民的家里,把许承安定好的那只猪钩着鼻子从猪圈里拖出来,按在长凳子上绑紧。

杀猪匠利索地将猪嘴也用绳索绑住,拿出一把锋利的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三章 集体食堂忆大锅饭岁月〗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352/352865/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