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姐,你和二姐夫打扑克咋不叫上我啊?(1/3)

“要致富,先修路!”

这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而为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俗话。

它是八零年代川蜀眉山县时任副书记最先提出来的,并很快得到郭嘉的认可并大力推广。

许承安对这句话也深有体会。

在自己开始靠山吃山,借助集体林木资源带黑土屯种木耳前,这个屯子一直都很穷,是阳平镇最穷的镇子之一。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山路太难走了!

在大山里头消息闭塞,和镇上亦鲜有经济往来,缺乏紧密联系,以前人们最多也就十天半月把山货带到镇上卖一下,进城几乎就更少,村民开不了眼界,思想保守固化,永远落后别人一拍,就连老支书也都不能免俗,分田到户几乎是整个阳平镇最晚的。

改革开放头几年,黑土屯的发展是最慢的,如果不是自己重生了,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很久,总是错失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就比如搞运输挣钱,前世很多外边屯子的村民八十年代中后期就开始逐渐意识到了,有些村民开始大胆贷款买私人拖拉机,而黑土屯最早买私人拖拉机的是思想最前卫的赵建平,纵是如此,那会也是八零年代末了,比外边屯子的村民晚了几年,反正啥挣钱机会都跟在别人屁股后。

前世等黑土屯知道种黑木耳能挣钱的时候,袋栽木耳都出来了,且上头对于林木资源管控得也严了,禁止乱砍乱伐,就算有集体林地,要大批量伐木也不是容易的事,产量和成本不如袋栽木耳,导致又错失了最黄金的几年。

许承安摆摆手,村民们安静下来:“其实这件事,我早有打算了!”

“以后村里头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买自行车,甚至摩托车,路烂也不方便!”

“早几天我就和老支书商量过,这路咱得修,而且不能整天这样小修小补,要么不修,要修就修好点,否则它很快还会再烂!”

说到这里,许承安把库房里的狗蛋唤了出来,这小徒弟学艺非常勤快,暴风雪那几天都大清早照常来施家学艺,今天放晴就更不用说,如常般七点就来了。

“狗蛋,我和村民们打算修下咱屯子通向外边的山路,你去通知车队的其他,待会铲了雪,有坑的地方平整好点,拖拉机队能岀去了,就和我开车去镇上矿石场和沙场运石渣沙子回来铺整,年前就不用跑运输了,干这个就行,工资照发不误!”

水泥路造价太贵,即便许承安暂时也没条件,但是运点石渣沙子铺整好点没问题,这样的砂石路也暂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姐,你和二姐夫打扑克咋不叫上我啊?〗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352/35286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