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第二辆拖拉机指标有希望了(1/3)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
年关渐近,许承安进城结算运费之后,又去了梁文峰铺子一趟,拿了几支华子和几瓶茅子。
这些是他上次见到“老朋友”时托他帮忙搞的。
快过年了,得走走关系,送送礼。
华子和茅子都很有排面。
关于茅子,后世很多网民存在误解,以为在这个年代就很容易喝到,一个月工资能买好几瓶。
还有坐飞机送茅台,免费喝啥的。
确实,1981年的茅子,郭嘉制定的零售价仅为7元每瓶。
然而很多人忘记了,买茅子是要票的。
更重要的是,有票也未必随时都能在供销社或国营商店买到,很多时候还得托关系!
如果你在外事办那边有门道,确实很容易拿到手。
还有坐飞机送茅台喝茅台也是真的,75年开始民航国际航班的旅客都免费赠送茅台酒1瓶,后来改为免费供应,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取消。
但你得明白,80年代坐飞机是个什么概念,还得坐国际航班,有几个人有这机会?
所以,后世的网民想得太简单了。
当然,供销社和国营商店偶尔也卖茅子,但是这种情况较少,绝大多数时候茅子柜台上都是空的。
许承安算有钱的,茅子也只能叫梁文峰帮搞来,他跑了几趟供销社和国营商店都没见着。
其他门路的茅子可就不是7块钱每瓶了,许承安花了25块,三倍半的价格,很多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梁文峰不收跑腿费,但别人把茅子弄出来的人得挣钱啊!
改革开放了,很多有门道的人都件,直至听到敲门声。
抬起头来,就见到了一个身材挺拔,面容俊朗的年轻人。
许承安走进办公室,来到他的面前:“周书记您好,我是在黑土屯插队的知青许承安,不知您还记得不?”
“嗨,小许你这话说得,你可是咱阳平镇第二个买私人拖拉机的人,我还能忘了你不成!”
周建国对他印象十分深刻,有这种魄力的年轻人实在太罕见了。
而且许承安也很懂事,还给自己送了几包华子。
这年头很多父母官帮老百姓办事可没啥油水好处,能送点山货野味都算好的。
“小许啊,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周建国说话间还站起来给许承安倒了杯茶。
许承安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最新更新章节〖第七十七章 第二辆拖拉机指标有希望了〗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352/35286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