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玛雅人的来龙去脉?(1/3)

“依叶,我们来到地球的经历已经十分神奇,但如果你了解到玛雅人的经历,会发现他们的经历更加神奇。”艾月于是给她的护法依叶讲起了一段秘辛。

1766年,德国天文学家提丢斯在研究当时已知的太阳系六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以及土星)时,发现了这些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非常有规律,并总结出了一个简单的公式r=(n+4)/10。

提丢斯指出,将n=0,3,6,12,24,48,96分别代入该公式,得出的结果基本上与六大行星与太阳之间的真实天文距离一一对应,因此他大胆地预言,公式中n=24时所对应的位置、即距离太阳2.8个天文单位,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应该还有一颗未知的行星。

根据这个公式,计算下一颗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时,应该取n=192,即(192+4)/10=19.6。与之相印证的是,1781年人们发现了太阳系的又一颗行星——天王星,它与太阳的距离正好与之相符。

这无疑又一次验证了提丢斯的正确性,因此人们纷纷相信,正如提丢斯所预言的一样,在距离太阳2.8个天文单位的位置,确实有一颗未知的行星,并将之命名为“马尔戴克行星”,于是这里就成了天文学家们的重点观测区域。

观测的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人们并没有在这片区域里发现想象中的行星,不过随着观测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惊讶地发现,在这片本该有着一颗行星的区域,分布着数量巨大的小行星。

在本该有一颗巨大星球的区域,却只有一大堆的小行星,这意味着什么呢?一个想法自然而然地在人们心中产生,那就是“马尔戴克行星”因为某种原因被炸成了碎片。

艾月讲到这里,顿了顿,转换了话题,说起了玛雅人,“先不说玛雅人的突然消失,我们且说说玛雅人的历法,玛雅的“卓金历”,是以一年二百六十日为周期的历法。

在太阳系中,没一个能适用这个历法的星球,但是,拥有高水准天文知识的玛雅人,不可能故意编造公转周期毫无根据的“卓金历”,科学家研究表明,这个历法实际上是玛雅人用来表明自己的故乡、地球外的行星上的历法。

如果“卓金历”真的是玛雅人故乡行星的历法,那就可以推知这颗行星的大致位置了。公转周期二百六十日的行星,应该位于金星和地球中间,也就是马尔戴克行星。

玛雅人留下的一系列壁画遗迹,包括飞船等等,证明了这一点,玛雅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天才鉴宝师】最新更新章节〖第244章 玛雅人的来龙去脉?〗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352/35294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