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益州,这也叫民国(1/5)

人家说望山跑死马,从山上看见的城镇,真要走过去,也比预估中的路长得多。

老家海陵那边基本是平原,全市范围内只有一座孤山,海拔才五十多米。

楚天舒到了这里,算头一回真正体会到走山路的感觉。

本来练拳的时候,他肠胃好像就受了刺激,很是饥饿,这一路走过来,肚子里时不时就咕噜几声。

一进了镇子,各种食物的香气都混着往鼻子里钻。

看周围那些人的装束,有点像是民国,大多人穿着打补丁的衣裤,头发半长不长的。

套着驴的大板车停在路边,赶车的汉子撸开袖子,一个大烧饼,吃得满脸高兴,身边还放着一个葫芦。

路边的小贩们在叫卖,有卖无花果的,有卖蜂蛹的,有卖饴糖的。

还有支起一口铁锅,用热沙现炒的花生瓜子,香气最浓。

酒楼第二层的客人都忍不住,探出半个身子,是个短发西装的青年模样,对楼下要了一包刚炒刚筛过的花生,丢了几个铜板下来。

摊主热情的应了,让身边半大小孩拿了一包,一溜烟跑进酒楼去送货。

“擂椒茄子,木姜子烧鸡来了,慢转身!”

大堂里的伙计刚端着两碟菜出来,就看见小孩从身边跑过,连忙让开一点,喊道,“你可慢点,别撞了人。”

小孩已经上了楼梯,脚步放慢了些。

伙计把菜送到桌上,那桌客人多叮嘱了一句:“我要的鱼片粥,鱼肉给我再弄嫩一点啊。”

“哈哈,孟大少都说”而已。

待前朝被推翻,各方划地自治,益州建立了大汉军政府,开办《大汉益州报》,又有《益州衙公报》等。

内容主要有朝廷政令、论说摘要、境内时事汇总、京师新闻、各国新闻等。

读了这些老报纸,能知道大势背景,也能了解本地现在的情况。

这个世界当前的时代背景,果然很眼熟,确实可以称之为民国。

但有些地方,好像又不是那么符合楚天舒脑子里的“民国”印象了。

且说此世界,在前清末年,生民有倒悬之急,各方动荡不安,外敌窥伺,有志之士苦朝廷久矣。

有孙老太爷,屡败屡战,终于酿成大势,揭竿而起,各地义士振臂响应。

更有十几位原本朝廷册封的地方重臣,也改旗易帜,成了这股滔滔洪流的一部分。

各方势力威逼京城,孙老太爷率先入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噬恶演武,诸天除魔】最新更新章节〖第6章 益州,这也叫民国〗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353/3532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