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赵贞吉到任(1/3)

果然不出苏泽的意料,次日,内阁首辅徐阶再次上书乞休,这一次皇帝依旧留中不发。

六月十三日,徐阶再次以自己老病为由乞休致仕,这一次隆庆皇帝下旨慰留,再派遣御医前往徐阶府上,展现慰留的态度。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大臣们已经明白了皇帝的态度。

御史台和六科的言官们,又怎么能忍住这个机会?

除了徐阶的门生故吏外,言官开始疯狂上书,弹劾徐阶在位期间的各种过错,御案上堆满了弹劾徐阶的奏疏。

六月十五日,徐阶再次上疏,在这一次上疏中,徐阶历数自己为政的得失,在奏疏最后向皇帝推荐了李春芳和赵贞吉入阁。

事到如今,徐阶罢相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份奏疏也体现出徐阶的水平,姿态放的非常低,态度也十分的真诚。

更重要的是,徐阶推荐的李春芳和赵贞吉,是无论资历名望,还是和皇帝私人关系,都是足以入阁的人选。

这是给自己找退路了。

徐阶和李春芳亦师亦友,是心学同道,李春芳的政治主张也和徐阶差不多,简单的说就是清静无为,性格也比较保守。

赵贞吉和徐阶也是讲学同好,政治立场上也和徐阶差不多,属于不粘锅类型的。

这两人入阁,以李春芳的资历威望,必然接替徐阶担任内阁首辅,这样就能继续压制高拱。

苏泽不由感叹,政治果然就是“人的艺术”。

徐阶虽老,但是这一手致仕的表奏,给自己留足了退路。

按照徐阶的设想,等他致仕后,内阁五人,首辅李春芳,辅臣张居正、陈以勤、赵贞吉,都是他的门生故旧,四个人打一个高拱,肯定是优势在我。

那这样就不用担心自己致仕后的安全问题了,不用担心高拱的政治报复了。

只是苏泽冷笑一声,徐阶不知道的是,高拱和张居正已经暗中有了默契。

苏泽想起了史书中,南京礼科给事中张应治,是张居正执政时期实行一条鞭法的急先锋,就知道他是谁的人了。

只能说张居正实在是太擅长布闲子了,朝中没人看出他和张应治的关系,不知道这次“倒徐”是他在暗中发力的。

好弟子不可靠,李春芳性格软弱,赵贞吉又是不粘锅。

至于陈以勤?

在徐阶上书乞休的时候,内阁大学士陈以勤也同样上书,请求致仕。

这一次皇帝下诏挽留,但是陈以勤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最新更新章节〖第029章 赵贞吉到任〗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353/3535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