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同边防(1/3)
在这种情况下,何旦当然可以选择相信谢慎。“不难办,不难办,草民这便去。”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了谢慎这个后台,至少在潞安地界,何家无所畏惧了。接下来的几日,整个潞安府都在收粮。因为地震以及疫情的缘故,何旦很难从普通农户家中收到余粮。何员外收到的粮食也大多来自于小地主。越是灾年荒年,这些小地主手中的粮食便储备的越充足。由于知府谢慎给出的价格相较于市价还要高出不少,故而这些小地主心甘情愿的把囤积的粮食卖给何员外,再由何员外汇集交割给府衙。不得不说,谢慎拿捏人心的本事已臻化境。他可以拿一两个本地缙绅开刀立威,但不可能叫所有地主吐出钱来。高价买粮自然是最合适的办法,当然这个钱不是谢慎来出,而是朝廷来出。国库虽然存银不多,但应付山西一地的粮食采买还是不成问题的。眼下不是给朝廷省钱的时候,谢慎自然不会在这上面犯迷糊。很快,何员外便采买到两万石粟米,加上大户借出的一万石,一共三万石粟米由府衙官吏押解到太原府,再经过计调配送到大同。三万石的粟米够一万军队一个月食用。大明一卫是五千六百人,也就是说,谢慎督办的粮食足够两卫官军吃一个月。这已经很了不起了。要知道潞安从来就不是产粮大户,何况又赶上了灾年,能够收到三万石粮食已经很不容易了。大同府府衙内,巡视边防,督查军饷钱粮的刘大夏刘老大人眉间的愁云终于消散了一些。而站在他一旁的有山西都指挥使马安,和潞安知府谢慎。这几日来,各地的粮草相继运送到大同,粮草短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大同本身土地贫瘠,如果不依靠其余府州的供给支持很难养活近十万军卒。要知道光是大同前后中左右五卫就近三万人。还有东胜卫、云川卫、玉林卫、镇虏卫、威远卫、阳和卫、高山卫等环固左右。军人要操练戍边,消耗本就大如果没有充足粮草,很可能会引发军心动乱。起初刘大夏还担心镇守太监胡瓒那里会阻挠,谁知此人竟然自始至终未发一言,连带着大缙绅郭怀都没了脾气。大同北面就是鞑靼人,作为屏障在大同屯守重兵是无可非议的。山西都指挥使马安上前一步到:“御史大人请看,鞑靼人要袭扰大同,无非是从这几处地方挤进来。”说完他在地图上点了点,翁观山、赤儿山、再就是三不棘川。不论是从哪处来,鞑靼人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越过长城。大同一段的长城不同于辽东,是分段成拱卫式的。就比如大同右卫这一段,沿着兔毛川河和团山有一扇形长城。城墙将威远卫和大同右卫的戍守将士保护在内,完全不会受到鞑靼人的威胁。大同府北面的城防也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寒门首辅】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同边防〗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4/4588/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