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战淮北十三
“总训丨您没有必要轻身犯险的……”
追上的年轻虞侯,正色沉声道。
“索敌追亡这种事,就交给我们好了……”
“上下有秩,各分其责,才是长效之道……”
“身为军中总教导官,若是不能身先士卒在前……”
一身鱼鳞铠被沾染成红色的韩良臣,摆摆手毫不犹豫的道
“那还有什么样范意义……”
然后他将信手割下的人头,丢给这名随行虞侯,
“让人来分辨一下,是不是正主儿……”
虽然还有语言不通等种种问题,但是当我们在长矛和盾牌的防护下,将那些小炮抵近,对着山丘上,不紧不慢的轰死了上百人后,这些负隅顽抗的困兽之敌,就生了分化和内乱,几十颗头颅被砍下来,连同成捆收缴的兵器、旗帜,送到我的面前。
这些北朝边军的战斗力还是可以的,只是他们在错误的地方,选错了对手而已。不过我得到的消息,却不是那么乐观的,这些不过只是前锋而已。
半天后,韩良臣带去截击的教导队也回来了,还带回来那位逃走敌将的级,给那些俘虏辨认确定,是北朝的拓揭中郎将兼押藩都知董虎庭。
北朝的实职中郎将兼边军大将,差不多等同于南朝延边的统制官,这一个级,应该可以换到不少好东西把。
只可惜对方手上也很有些本事,差点就让他逃脱了,因此最终还是没能,不然活捉回来的话这份功劳就更大,要知道同样规格的北朝将领,就算是开战以来也没能俘获几个。
紧接着,燕九儿所带领的另一路捉生队,也有所回报,他们找到了敌军后队的辎重,从溃亡回来的士兵口中,听到前师尽数覆灭之后,剩下的那些辎重兵员,几乎是人人自危在原地踌躇不前。
见到赶上来的二十几骑捉生队之后,马上一哄而散,连带一点焚毁和破坏措施都没有,就这么完好无缺的丢给了我们。
这可是一大笔收获啊,按照其中找到的簿册,其中各色兵甲钱粮军淄,据说是供给状崩裂的新旧坑洞之一,或是高高的越过头顶,在城墙后的民居中,造成某种哭喊连天的无妄之灾。
每一个人第一次看到如此多钢铁巨物凑在一堆威,都免不了会有些目醉神迷,然后是深深的敬畏,
这就是他们被挡在这座牙城前的第四天,或许今天就应该有所结果了吧,看着顺着搭靠的云梯涌上城头的人潮,刘延庆眯着眼睛想道。
这就是青徐镇的底蕴啊,不愧是乙未之变后,第一批形成的老牌藩镇,其前身和渊源,甚至可以上溯到数百年前,龙武系外围之一田承嗣留下的青淄军一脉。
就这么一个徐州六镇之一的稚溪镇,就这么难啃了,填平了外围的子城,还有郭城在负隅顽抗,推平了郭城还有牙城在继续坚守,
越往北推进,就越是感到抵抗的激烈和压力,每天至少有数万人被压缩堆积在,一条交错变动的战线之上,夜以继日的繁复厮杀争夺,然后随着一座座化为灰烬和瓦砾废墟的城邑市镇,一点点的往复拉锯着向北推进。
因为体积和负载的问题,国朝的水军暂时没法进入运河,但是青徐镇所拥有的车船,却可以相对便捷往来运河支流之间,为沿岸的城垒军塞,输送物资和兵员。
因此,哪怕是在相对平坦的水网地区作战,但也不得不用全线步步推进,一个个拔除要点的死办法,用物资和兵员的大优势,毫无工巧和机谋的和北军拼消耗,博伤亡比,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战斗却是他这种将帅,最不喜的类型
随大势按部就班之下,除了小范围内的高强度遭遇战外,几乎没有多少让他们表现个人权谋和军略的机会,只需随大流聚兵推进堆压过去就是了。
按照后方的部属,连国朝利器的神机军,被分作十数个分遣队,用来临时配属在各部之中,作为攻坚力量的加强,如此之下,自然无趣的紧。
对于聚以重兵的东南路来说,这也是最无聊也是最稳妥的战略部署,压缩了己方战术挥的空间的同时,也不给敌方多少可乘之机,逼他们只能做堂堂正正的正面之战。
这显然是后方大本营的稳建持重之道。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九十九章 战淮北十三〗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52/52480/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