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荀郭合谋(3/7)

帅之才,只需稍加历练,日后皆为上将!”郭嘉苦笑一声,虽清楚荀攸之言,却只能苦笑一声,心中更是感慨无数,仿佛只有荀攸才能真正的理解自己一般。

虽是如此,郭嘉不知为何,突然怀念起在袁绍麾下为臣的时候,虽然袁绍麾下文臣武将争权不止,明争暗斗更是数不胜数,但真正的人才确实不少。

而且兴兵打仗之时,分工明确,郭嘉只需静心谋划破敌之策即可,反观此刻曹军,乃是郭嘉已一己之力硬生生的把数万将士的担子抗起。

三国时期的名望确实很重要,如袁绍,四世三公,麾下文臣武将多为门生故吏,其中汉朝官员自然居多,而袁绍可以说是世家之首,各路世家也是争相投奔,别的不敢多说,麾下中层人才多如牛毛。

反观曹军,除去拥有几个顶级牛人外,余者皆是寒门草莽出身,不是说寒门不能出贵子,实在是根基浅薄。

如曹仁夏侯惇之辈,以前皆是游侠,你让一个游侠突然成长为领兵大将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兵仙韩信,当年也在项羽麾下当了数年的执戟护卫。

如同孙策,将门之后,自幼在军中长大,若非如此,岂能十七岁便如此厉害。

先天的环境与教育确实能够左右一个人成长轨迹,比如同样一个五岁的小孩,突然跌倒在地。

一位母亲这样教育,你瞎啊!走路不长眼睛?

另一位母亲这样教育,儿子没事吧,哪个王八蛋修的马路,这有个坑也不填上,儿子别哭,妈要知道是谁,妈带你打他去。

正因如此,同样一个小孩,日后的成就与成长轨迹截然相反,甚至他们的思维方式都会大不相同。

这便是世家之优,寒门之弊,如同袁绍集团与曹操集团麾下人才根基上的差距。

寒门也能后起为秀,但却需要时间,同样也有许多年少成名的二代们泯然与众人。

何况郭嘉更知道汉末之时各路诸侯与麾下将领都不会打仗,否者的话也不可能让黄巾军贻害多年,汉末名将都是通过不断的打仗渐渐摸索出来的,如曹操,便是如此。

荀攸轻叹一声:“军务为先,某与奉孝同往,愿为奉孝分忧,待事毕,再议破敌良策。”

“有公达兄共谋,嘉无忧矣。”郭嘉淡淡一笑,起身与荀攸并肩而出。

……

……

五日后,蔡县西门外,孙策率领麾下将士出城一里已迎袁术大军,虽是如此,但孙策依旧派遣麾下斥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之鬼才郭嘉】最新更新章节〖第207章 荀郭合谋〗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89/89181/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