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第 148 章(2/3)
人应当也都知道了吧?
汴京城的另一头,朱公子正急得跳脚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差点就冲到五皇子府里头往问他为什么不在早朝的时候直接禁止四皇子,又或者想想措施,让四皇子这一出往,就再也回不来了!
而樊子期却是昨日早朝结束就立即听闻了四皇子的这个决定,他思索了一宿四皇子的用意,最后还是确信这个年轻的皇子可能是由于担心兄弟们联手对付他,才会采用这项冒险的举动。
宫变那一日时,京师内只有四名皇子:六皇子逼宫失败被捕,四皇子拿到遗诏,大皇子和三皇子则是那日出宫太早,根本没来得及做任何事情就被远远地甩在了后头。
但剩下的两人,却比前两位被甩得还远。一个是随工部外出办公的二皇子,再有就是一直在外替天子当钦差的五皇子。
可就在不久之前,二皇子和五皇子已经陆续回到了汴京城里,其中五皇子甚至在这个风口浪尖的时间点上刚刚敲定了和朱家嫡女的婚事。
这些对尚未坐上帝位的四皇子来说都是莫大的要挟。
樊子期想不到其他缘由,只能从最公道的角度推断四皇子是有些孤注一掷了。
照例和诗澜说过话后,樊子期便回到了自己的屋内,他边仔细地在盆中净手,边问道,“天坛那头……有人吗?”
始终跟在他身边的下属自然知道樊子期问的是什么意思,他点头答道,“有几个,我稍后取来给公子过目。”
“先给我说说。”樊子期认真地垂眼搓洗着自己的手指和指甲缝,即便它们看起来一尘不染,他也仍然感到上面沾着什么见不人的东西,“……天坛上面,有着皇家的太庙,是不是?”
“是。”下属道,“太庙一分为二,一半是尼姑,一半是和尚,隔山相看。永惠帝驾崩后,他的后宫和本来的皇贵妃高氏都被送往了那处。”
樊子期笑道,“那些大和尚说的话,想必分量很重了。”
“其中有一位十分著名的高僧,听说永惠帝对他十分敬佩,每每往天坛时,都会和他彻夜秉烛长谈。”
“那就好。”樊子期终于满足地将手从盆中拿了出来,拿干布擦着手道,“再怎么得道高僧,也是个人,令他说句言不由衷的话,应当不难的。”
“公子想让他说什么话?”
樊子期将软布往盆中一扔,笑了笑,“马上就是三月里了。三月可不是个成亲的好日子。”
*
四皇子这次临时决定要往天坛,筹备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只有两天不到,礼部的人差点没被雷逝世,才委曲筹备出了符合储君出行的阵势,只是尽可能得省往了一些不需要的细节和装饰,不是内行人也根本看不出来。
夹道出来看未来天子的大众们就根本看不出差别,他们一个个踮着脚伸长脖子,想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从未来天子身上吸一点点福气走。
四皇子坐在出行的队伍正中,郑重地收拾了身上的储君衣饰,大刀阔斧地正坐,筹备迎接一场尚且不知道好不好打的硬仗。
他已经尽可能地将除往掩护自身安全之外的气力都交给了宁端,又机密请了王老爷子让他在暗中协助。
只是三天。
四皇子深吸了口吻,年轻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符合身份的微笑——离开皇宫的最后一道门,已经涌现在了他的视野之中。
看见储君坐在與车上渐渐涌现,站在最前方的百姓已经大声欢呼起来,“殿下出来了!”
后头的人立即也随着大喊起来,一个个脸上都是兴高采烈的。
对平头百姓来说,他们实在不关心毕竟是哪个皇子当了天子,只要之后自己过的还是太平日子就行了。
在这些喝彩的百姓之中,却穿梭躲身着很多看起来和旁人别无二致,却身怀其他使命的人。
等四皇子的队伍离开汴京城,坐镇宫中的宁端后脚就收到了汇报。
“躲在两旁大众中试图暗害的,就有十三人。”钱伯仲心有戚戚焉地禀报,“按照大人的命令,已经全部废了手脚投进狱中,正在拷问了。”
光是从皇宫走到城门的这段路,就揪出了十三名杀手,谁知道这一路毕竟还会涌现多少别的麻烦和危险?
想到此处,钱伯仲抹了把冷汗,看向坐在上头的宁端。
他似乎是为了避嫌,并没有坐在龙案正中那个地位上,而是另外取了椅子坐在一边,翻阅奏折的速度却很快,看完稍稍思索一会儿便直接下笔批注。
也许,大人也挺合适当天子的……
将一本奏本合上的时候,宁端才淡淡道,“还有什么事?”
钱伯仲猛地惊醒,连连摇头,将自己脑袋里生出的勇敢想法甩了出往,“下官这就往盯着,一有风吹草动立即回报!”
“风吹草动就不用了。”宁端没再看他,而是打开了下一本,声音冷淡,“小事你自己拿主意,出了大事再来找我。”
钱伯仲却忽然想到了宁端上元那日回来对自己说的那一堆莫名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夫君他权倾朝野】最新更新章节〖第148章 第 148 章〗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93/93744/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