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劝解
在吴国待了三年,红先生对豫阳的情况也很熟悉,固然顾凤寻没有在图上写出豫阳两个字,但他还是认出了豫阳的地形,再一看顾凤寻标出来的几处兵防安排,他的脸色也变了。
啪!
燃烧的烛火忽然爆了一声轻响,红先生回过神来,眉目中已是一片怒火炽然,一掌拍在桌案上,惊怒道:“丧尽天良!”
烛台一跳,几乎侧倒,被顾凤寻抬手扶住。
红先生一把捉住他的手,道:“禁止他……你有没有方法……能禁止?”
顾凤寻看着他,半晌,轻叹道:“只怕已经迟了。”
红先生失神的后退几步,扶住桌角,道:“也许……是我们想多了?”
他抱着一丝盼看看着顾凤寻,但顾凤寻对他微微摇了摇头,道:“除非吴皇不想当天子了,否则,唯此一招才干抵住秦国骑兵的冲袭。”
太迟了啊,假如谢谨言的消息能早十天半月送过来……唉,那也无用,鞭长莫及。
事实证实,确实是迟了,就在三日后,便有密报传来,吴国开坝放水,把全部豫西变成了一片泽国,秦国骑马连人带马,被大水冲走的不计其数,而生活在豫西地区的十万吴国子民,则成了他们的随葬品,纵然有人荣幸的没有逝世在大水之下,也陷进了流离失所的困境里,哀鸿遍野。
谁也没有料到吴皇竟然心狠若斯,那处位于边境的水库,最初修建的目标,是防止上游连日暴雨造成下游洪水泛滥,因此建库蓄水,既可阻洪,也能在旱灾时放水救灾,本是利民利国之举,却有朝一日,害民无数。
这消息一经传出,举世震惊,时人再看吴皇,哪里还有丝毫风雅温厚,竟比楚皇的行止还令人发颤。
红先生也算在吴皇身边待了近三年,竟全然没有察觉到吴皇还有这样狠戾的一面,心中的震动,岂是一句“丧尽天良”能表达得出的。
他怎么能这么狠?豫西也是吴国之境,豫西百姓也是吴国子民,就为了坑掉数万秦国骑兵,竟把子民都舍弃了。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怎么就能装得那么的温柔缱绻,那么的仁厚开明?
这恶名,吴皇没认,水淹豫西的第二天,他就颁布了《告天下书》,先怒斥了一通秦皇背信弃义,然后向天下人澄清,开坝放水的事不是他干的,是秦国骑兵袭进吴国境内后烧杀抢掠,激起了民愤,开坝放水的是豫西百姓。后面则是对豫西百姓的一通歌颂,说什么民尤壮烈,君何自处,当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随后,吴皇就又颁布了对秦国的宣战书。
假如不是谢谨言查到了吴皇将兵防线后撤至豫东的消息,他这份《告天下书》还真的相当有困惑性,至少,信的人多于不信的人,毕竟吴皇的名声一向不错。
一时间,争辩之声在诸国处处都响了起来,有斥骂秦国的,有为吴皇说话的,也有赞叹豫西百姓的,也有感到开坝放水太过伤天害理,只为一时之愤而行大逆之事,有违天理,这等行动不值得赞叹。
然而红先生却越发的厌恶起来,想到自己为了求生,竟然跟这样的虚伪之徒虚以委蛇了近三年,便连这样的自己也厌恶起来。
顾凤寻也不安慰他,由得他一头扎进了大理寺躲档室里没日没夜的翻看旧档,等这股劲儿都发泄掉,自然便好了。倒是凌冷那里,更需要他往关心。
凌冷是给气的,吴皇开坝放水,将豫西百姓和秦国骑兵一起吞没,此举固然丧尽天良,但他也不过恨恨的骂了一声“枉作君王”,但随后而来的《告天下书》,着实是把他气狠了。
“无耻之尤,朕竟然与这等无耻之徒并坐称皇,实是耻辱。”
承天殿下,凌冷连形象都忘了保持,当场掀了龙案,把殿上群臣都吓得差点摔倒几个。年轻的新皇,自继位以来,头一回雷霆震怒,气势实在骇人。
之后,凌冷一连两日没进食,气得实在没有胃口,顾凤寻关心的也正是这个,若不想方法把凌冷这股气给消了,人没气坏也得饿坏了。
思忖再三,他提了一坛酒,第一次在弘文阁留了宿,邀凌冷禀烛夜谈。
凌冷晓得他的居心,哪里舍得让他熬夜来开解自己,当日的晚膳就在弘文阁用了,当着顾凤寻的面大口进食,反倒是顾凤寻劝他,不想吃就搁筷,不然看他进食如上刑,实在是难受极了。
于是凌冷只吃了两口认真就搁了筷,抬手拿过酒坛,猛饮一大口,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一路往下,很快就在腹中烧出一团火,他长长的吐了一口吻,便你现在所看的《换心攻略》第二百四十一章劝解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冰雷中文)进往后再搜:换心攻略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换心攻略】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四十一章 劝解〗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96/9619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