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币改不易(2/6)
音盒,是维多利亚女王送给皇太后的礼物,还有几件欧洲君主送的其它礼物。右边的房间是皇上来附近的戏楼看戏时使用的。左边是太后夜间使用的房间。将大殿后部与进口隔断的镂空扇上开着两扇门,这地方又有一大块漂亮的玉石,约5英尺高,精心雕琢着玉石开采和运送的情景。一个高起的汉白玉石台从中央大殿通往第三幢建筑。这里又是中央大殿最高处,而旁边都分成了两层。这是皇帝的御座房之一。
紫禁城之内,皇太后的区域是用高墙跟皇帝的区域隔开的,门前还有卫兵。皇帝的区域之内、房屋即使与皇太后的比起来都更为宏丽壮观。紫禁城的朝会大殿便是在皇帝的区域之中,这里的传统比起在清绮园来似乎得到更为严格的遵守,一切似乎都取决于皇帝;而在清绮园,第一人似乎是皇太后,那里传统习惯常有暂时搁起的时候。
在赫德夫妇参观完毕后,敬亲王和纯亲王两位帝国最重要的大臣到了,在略微寒暄了一会儿,众人落座之后,皇太后便向赫德询问起关于币制的问题来。
今天的私会,其实并非是要讨论是否改革币制,而是改革的大方针早已经定下,非改不可,所要讨论的,是发生新式机制银币的币值问题。
早在彤郅十年,福州船政局便曾奉朝廷命令购买机器试铸乾国第一套机制银币——“福州军饷”,采用的是一两制,发行后由于币材精纯,图案精美,使用方便,很受商民欢迎,但后来因为规模太小而作罢。
银两是中土传统的白银货币,值大量少,几百年来,畅行于流通领域,无论是政府收支方面,还是民间普通交易活动。然而,到了近世,与银两单位保持一致的一两制银元却受到了商民的抵制,无法顺利地在市场上流通。十余年来,由于银元的“两”或“元”单位问题的不确定,清廷各派为此一直争论不休。其间户部、福建、广东、湖北、奉天、吉林,北洋等造币厂也相继试铸过一两制银币,但都因种种原因,皆未被市场认可。这不仅暴露出大乾帝国币制的混乱状况,而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新兴的改良观念与守旧的传统观念的碰撞。
自船政设厂铸造银币之后,各省纷纷开铸银元,式样平色,都不一致,导致流通困难。且当时所铸银元是模仿墨西哥鹰洋,重量为七钱二分,与中土传统的银两制不符,造成了计算困难。这意味着,乾国不但损失了巨额白银,还有忍受兑换造成的附加损失。至此,大乾朝廷才意识到原有的货币制度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与此同时,英美各国在商业贸易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币改不易〗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179/1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