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从“暴怒”到“不屈”(2/6)

配备相仿的火炮,这样。采用的装甲必须是可以挡住这个档次的火炮的。这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没法转出去(即便是后来“不屈”号11000吨的舰体。也无法达到安装下当时所能建造的最大的火炮并且配备可以抵挡这种火炮穿透的复合装甲)。

如果让里德来选择,他会毫不犹豫地首先满足第二项要求,对于他来说,不沉性是无论如何要满足的。他牢牢地记住,当年他是如何地反对科尔斯那个低稳性重炮塔的“船长”号设计方案,而对方却如何利用娴熟的交际手段说服了“上层”使“船长”号得以完工入役,结果不出数月便葬身鱼腹。论敌的彻底完蛋,除了使他感到出于同行的痛心以外,还深刻地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甚至不惜牺牲火炮威力。

而对巴纳贝来说,对于皇家海军,“我们不认为(降低不沉性要求)就会影响英国海军的威力,”“军舰只要能抵御现有最大火炮就可以了。”“我们认为英舰应该配备可以预见到的能建造和能操作的最大火炮,即便是数百吨重,如果其材料可以锻造出来的话。”

导致里德和巴纳贝之间在舰船设计思想上的分歧的原因,在于他们两人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海军所担当的角色的不同看法。按里德的设计思路搞出来的军舰,是“你打不沉我,我也打不沉你”,归根到底,里德接受的是“存在舰队”的战略思想,海军的首要作用在于威慑。而巴纳贝则倾向于,让皇家海军牢牢控制海洋,继续在特拉法尔加海战后的一百年里打遍全球无敌手。

不过,对于自纳尔逊以来就崇尚攻击至上的皇家海军,牺牲防御而获得攻击力的提升还是可以接受的。况且,24英寸装甲板可以挡住现有火炮的射击,中央装甲堡是可以放心的。至于首尾的水平防护甲板,由于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对海军来说依然是近距离作战,炮弹的弹道比较平直,防护效果优于同等厚度的垂直装甲板。因为前者即便厚度不大也可以形成跳弹将炮弹弹开;后者则纯粹是与炮弹硬碰硬地进行防护,难保无虞。

原“暴怒”号设计方案采用的是全舰长的舷侧装甲带,沉重的装甲带和科尔斯炮塔,迫使本舰采用低干舷舰体。但为避免航行时舰艏上浪影响火炮操作,另在其上部搭建一个围堰式装甲堡,以增加炮塔离海面的距离并保护前后炮塔的基座。这是自“蹂躏”号以来解决这一问题的作法,但在实践中发现效果不佳。

在这个最初被称为“新暴怒”号的第一个设计方案中,舷侧装甲防护区域作了缩短,并且与围堰式装甲堡融为一体,形成中央装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九十八章 从“暴怒”到“不屈”〗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179/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