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从“暴怒”到“不屈”(3/6)

堡,但长度依然比较长,占舰体总长的2/3。科尔斯炮塔依旧是布置在首尾,高海情时的纵摇无疑很难避免,这样看来无法配备巴纳贝所青睐的大口径火炮。

第二个方案。在前一方案的基础上。首尾保留与“暴怒”号相同的35吨火炮炮塔。但在舰体中部布置一个安装单门50吨火炮炮塔,该炮塔可以向两舷射击。这样,将笨重的大口径火炮炮塔布置在中间,可以改善军舰的航海性能。

第三个方案,将第二个方案中舰体中部的50吨火炮炮塔改成4座露炮塔,各安装一门18吨火炮。这个方案明显是以多门中等口径火炮射击密度来代替单门大口径火炮。

此外还有第四方案,不过是将4门18吨火炮减弱成12吨火炮,目的是可以将火炮安装位置升高。以便在战斗中对敌舰形成掠射火力。

从这些设计过程可以看到,巴纳贝一直在改善航海性能与提高火炮威力之间犹豫,同时也可以看到,继续沿用类似“暴怒”号的低干舷、首尾炮塔的设计布局,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无法达到使军舰配备尽可能大的火炮并得到完善的装甲防护的初衷。

巴纳贝转而考虑露炮塔。毕竟露炮塔的重量比科尔斯炮塔要轻很多,尽管在当时的看法是其防护能力逊于后者。在9073年的春天,许多其他的设计方案纷纷出笼。甚至更翻出了曾经为法国太上皇拿破仑三世设计的一个铁甲舰方案,这个方案与之前的所有铁甲舰相比都显得要激进。即配备10门35吨火炮,全部安装在露炮塔中。4门两两朝向首尾,另外6门布置在中部。这6门火炮已经初露“对角布置”的雏形。到了4月,巴纳贝让他的助手具体落实出了这样一个方案:航速14节,配备4门主炮,其中2门是50或60吨火炮,另2门是35吨火炮,安装在2个装甲围壁为14英寸的露炮塔中,这样,炮塔部分的重量可以缩小到只及“暴怒”号的科尔斯炮塔的2/3。

但是,露炮塔对火炮的保护明显逊于科尔斯炮塔,因此,巴纳贝对在主力舰上使用露炮塔依然心存疑虑。

不知道巴纳贝具体在什么时候接受了将炮塔成对角地布置在舰身中段、类似意大利新战列舰“杜里奥”号和“丹多洛”号的做法,但按巴纳贝的说法,与其说是受意大利布林模型的影响,不如说是来自国内议会与舆论的压力。他们觉得,象“蹂躏”号那样的低干舷对于一艘远洋型军舰来说是危险的。当时掌管军费划拨的议会对决定新型主力舰的外形有很大影响力。那就是干舷要高。前后干舷都较高的一个结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九十八章 从“暴怒”到“不屈”〗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179/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