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首站安萨尔多(3/6)
anto)号战列舰的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16154吨,舰长124.7米,宽22.3米,吃水9.6米,主要武器为4门431毫米主炮,8门152毫米副炮,动力系统采用立式复合式动机,双螺旋桨驱动。在9o83年3月建成下水后便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快的主力舰,该舰的动机最大功率为1178o千瓦,在1o节时的续航力是1653o公里。她与姊妹舰“意大利”号在一起,是意大利最大和最强的舰艇之一。
“勒班陀”号的一个特点是没有舷侧装甲,但装甲甲板几乎往下弯曲到水线,且是全面隔舱化的。该舰的装甲集中在中部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炮座上,炮座设置在与舰体成斜角的位置上,在炮座上装两个旋台,每个旋台装有两门431毫米大炮。该舰的四个烟囱由一个狭窄的天桥联系在一起。天桥的前部与一个小型的指挥舰桥连接。一个桅杆矗立在中央。“勒班陀”号在9o76年就开始建造,设计成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在应急情况下能运载大量的部队,当时意大利在一侧受法国的威胁,另一侧受奥地利海军的威胁。但是到“勒班陀”号及其姊妹舰建成时,这些外观高大优美的战舰已经暴露出装甲不足,火炮射慢(主炮每五分种一)的缺点,不能满足同敌舰面对面作战的要求。因而现在的“勒班陀”号主甲板上装了更多的轻型射炮。
结合自己在仁川湾海战中看到的情景,现在的林逸青,对这种拥有双联装大口径主炮的铁甲巨舰,已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林逸青这一次访问欧洲,是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因而个访问的国家是意大利,在得知林逸青到访后,意大利王国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翁贝托一世国王派相弗朗西斯科?克里斯皮为特使前往迎接,在极尽款待的同时,还安排林逸青参观了意大利著名的安萨尔多造船厂,希望这位“两袖金风”的乾国使臣在订购铁甲舰时可以“适当的考虑”照顾一下意大利的船厂的生意。
但意大利人并不知道,林逸青此时已经对现在这个时候的铁甲舰有了另外的想法,那就是在海军技术没有取得新的进展之前,这种装备射缓慢重量极大的大口径主炮的大型铁甲舰的作战效能并不象他之前想象的那么好。
利萨海战后,“口径换数量”成为主流,眼前的“勒班陀”号战列舰和乾国现役的主力舰“龙威”级铁甲舰都是这一思想的产物,但陈伟在给林逸青的信中却指出了这类军舰的不足之处,并大胆的推断“数量换口径”将取代“口径换数量”,当时林逸青并没有完全相信年轻的陈伟的断言,但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百一十八章 首站安萨尔多〗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179/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