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犍陀罗的遗存(3/5)

的,还是高鼻子西方人的形象:要是个不懂行的人乍一看,还以为会是个古希腊大理石雕塑的脑袋!

“犍陀罗艺术的佛像就这模样,大同小异,这艺术的最早来源还就是古希腊。

公元前300多年,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地区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中亚、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地区,给那边带去了古典希腊文化,之后与东方中亚和印度次大陆的文化融合后,出现了犍陀罗文化。

那时候都是以希腊、罗马式的装饰手法表现中亚和印度次大陆地区的东西,后来越过帕米尔高原流传到我国西疆的西南部地区,为华夏的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带来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味道。

所以这犍陀罗的东西被叫成是希腊式佛教艺术,大概公元1世纪左右形成,到了公元5世纪开始就开始慢慢衰败了。

西疆楼兰地区米兰佛寺的佛像,还有于阗地区拉瓦克塔院的佛像、菩萨像,就是明显取自希腊化风格的犍陀罗艺术。

连后来云岗、龙门石窟的造像都受到了这种风格的一定影响。”

关兴权抱起佛头看了看,“那个亚历山大来一趟就影响这么大,我记得他很早就死了,帝国也很快四分五裂,了不得!”

张楠眼睛一白,道:“来一趟?他可不是只到亚洲逛了圈,从公元前3世纪中期开始,古希腊的殖民者就在中亚草原地区建立了一个完全希腊化的奴隶制国家,叫巴克特里亚,就是司马迁《史记》里说的大夏,其实完整应该叫大夏—希腊王国。

统治阶级全是希腊、巴尔干地区的移民,到了公元一年才彻底完蛋。首都巴克特拉,就是今天阿富汗的斯坦巴尔赫。

而这个巴克特里亚就是古希腊人对今天兴都库什山以北的阿富汗东北部地区的叫法,那个完全希腊化的国家就和我们的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帕米尔高原高接壤。”

这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关兴权和项伟荣好一会脑子里才转过弯,“你是说西汉那会,我们有个希腊邻居?”

“对呀,这事除了搞历史的,真还没几个人知道。

那个希腊人的国家最西边到里海南部,这还在如今亚洲的地盘上,最北应该在咸海附近,南边到了现在印度北部和靠近如今的阿拉伯海,反正巴基斯坦基本上就是他它的。

东边就和我们西汉西域地区交界了,算起来差不多有现在大半个印度那么大。”

这时关兴权抱着佛头,突然道:“你们看看,我怎么越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古董商的寻宝之旅】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二十六章 犍陀罗的遗存〗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339/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