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江南重机(2/4)

少来自南洋银行的经验,但绝对是自主经营的,而上海市政府虽然持股10,但完全不参与管理,不过,作为国内金融界的顶层,对于筹备这家大型民营银行背后的故事,他自然是一清二楚。

虽然筹备的意图出自上海本土的工商界人士,但是筹建后的规模却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这其中,最早的资金募集和大量的政府支持,当初都是来自于这位秦主席的直接授意,具体的操办则是由另外一家财团出面,最终自己的入选走上这一足以展露抱负的高位,则是这位秦主席的亲自过问,但自己除了在报纸媒体上看到过这位风云人物外,应该完全没有任何交集。

茶几上那叠文件他其实早已注意到,不过牛皮纸袋封着并未打开,所以根本没想到是给自己看的,他立刻拿起文件袋,上面两个遒劲的铅笔字让他不禁一激动——“商业信用体系”,事实上,这种事情在民营工商银行早就有做,但是,谁也未曾把这作为一个体系来提出。

“主席,这些文件等我仔细看了之后,再草拟方案与您探讨一下!”宋汉章显然是个稳健的人,厚厚的一叠文件,他捏在手里就知道不可能一会儿就看完。

秦铠微微一笑,诚信毫无疑问是这个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犹如一个机体,生老病死是必由之路,但如果自己建立的体制无法自我更新、自我修复,任何辉煌的国家都将走入没落,而这也是需要从整个社会底层建立起来的基本原则。

“汉章,这件事情由银行协会来做是最好的选择,但整个征信体系其实并不是由你们一家在做,四大行在这件事情也会向你提供信息,而我之所以选择由你们来做,我想,这一体系对于如今乃至今后银行业都是事关生死的大事情……虽然这份文件里目前征信的只是商家,未来,我希望建立的,将是一个举国的信用体系……你做的将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由南洋系转身的国资银行,背靠强大的政府,拥有几乎无限的吸纳资本的能力,但秦铠深知国资银行的存在,最终要的意义在于为了金融稳定而存在,同时,作为后来人,他深知工业**的未来,事实上存在两条不同的道路。

依托民资推进到技术革新,毫无疑问是最具效率的,只是,对于如今技术储备和经济规模储备都尚在初期的中国,暂时性很难出现民营的工业巨头,而曾经的历史发展轨迹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在信息化时代来临之前,技术壁垒的存在、尤其是重工业间的壁垒,绝对是私营企业不可能充分竞争的巨大瓶颈。

同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工业中华】最新更新章节〖第1247章 江南重机〗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344/1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