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祗(3/4)

,监察善恶,录人功过,定期上报。如葛洪《抱朴子.微旨》曰:“又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算者,三日也。”上报日期或云农历每月三十日上报,或每月初一半夜,或云腊月廿三,或云腊月廿四,或云每逢庚申日。宋代以后,大都认为是腊月廿三,人们怕灶神报奏不妥而遭殃,故祀灶之日(腊月廿三)用粘糖糊封灶神的嘴,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祭灶风俗。

﹑土地

土地神又称土地公或土地爷,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较低,但在民间信仰极为普遍,是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旧时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祀奉土地神的现象存在。

土地神源于古代的“社神”,是管理一块地面的神。《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汉应昭《风俗通史.祀典》引《孝纬经》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报功也。”清翟灏《通惜编.神鬼》:“今凡社神,俱呼土地。”般商时期,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因而土地神更多地带有自然属性。

4﹑行神

行神,即路神,又称“祖神”。因其与人们日常生括密切相关而被祀奉,为“五祀”之一,诸侯称为“国行。”唐孔颖达疏曰:“国行者,谓行神在国门外之西。”至于所祭路神为谁,历来法不一。

《轩辕本纪》称为黄帝元妃螺祖。颜师古拄《汉书》是黄帝之子。《风俗通义》却认为是共工之子修。古人认为外出祭行神可保路谴平安,道吸收民众这一信仰,将其纳入神系,奉为指引人们路谴的保护神。

5﹑瘟神

瘟神又称五瘟使者,简称五瘟神。其信仰源于古人对瘟疫的恐惧,《素问》五疫之至,皆相染易。道教所信奉的瘟神,传始于隋唐。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隋文帝开皇(公元五百八十一--六百零一年)十一年(五百九十六年)六月,有五力士出现在空中,距离地面约有三至五丈,身披五种颜色的长袍,手中各执一物。其中一人手执杓子和罐子,一人手执皮袋和剑,一人手执扇子,一人手锤子,一人手执火壶。隋文帝急问太史公张居仁:此为何神?主何灾福?张居仁答曰:此为五方力士,在天为五鬼,在地为五瘟。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仁贵,总瘟中瘟史文业。现天阵灾疾,无法逃避。这一年果然出现瘟疫,遭瘟病死去的人很多。于是隋文帝修建祠堂奉祀他们,并于六月二十七日下诏,封五方力士为将军。青袍力士为显圣将军,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异界神帝王】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祗〗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459/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