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相逢不识(4/5)

像李商隐、汪中、洪亮吉。

韩柳的文章虽然质胜于文,不能说质朴无文,李商隐、汪章尽管文胜于质,也并非言之无物。

词中有豪放和婉约两派,作手辈出,势均力敌,也有质和文的差别,这仍是和作者的禀赋性情分不开的,同一篇文章质调剂的可能,一段文采斐然,一段质木无文,把庄子和墨子的文章采用到一篇中,非驴非马,便不可读了。

‘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这都是功力不够,修养不至的缘故,所以要在文和质齐头并进,而不是要抑制一个方面,畏手畏脚。

无怪人们不愿作一个君子,因为在文质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却不知君子是要在文质两方面都修养到很高的程度,从容止、才识进益到性情自然流露的境界。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世人都知道‘性情中人’是很高的评价,‘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本色就是‘质’,风*流就是‘文’,而英雄之‘大’,名士之‘真’就需要一番修养了。

名士之‘真’是真才识,英雄之‘大’是大胸怀,大性情。俗人容易把‘性情中人’当成‘任性妄为’,人的气质禀受本来就有阴阳刚柔,刚如金、火,易于感知,柔如水、木,比较隐晦。所谓性格鲜明的人大都偏于阳刚,性格中的偏至不能说一无是处,很多英雄豪杰、诗人画家都不是懦弱无刚的人,但是性格过于偏激,总是一种隐患,能成事也能败事,如果任性妄为的话,往往会害人害己。

孔子到六十岁才能做到从心所欲,然而心之所欲还有一个范围,就是不逾矩。这个矩就是心中的道德。

为什么性情比才识的境界还要高,许多人在‘文’化的阶段,变得趋炎附势、随波逐流,有的人只知在容止上下功夫,繁文缛节,所见不广,固然不足称道。有的有才无识,流于虚骄轻浮,古人说,‘一为文士,便无足观’。轻浮佻巧、恃才傲物是文士很容易犯的毛病。这时候就需要‘质’来救济,多一些脚踏实地的功夫。所以说文和质缺一不可,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

…………

“这位是聚窟洲的符云鹄师妹。这是我堂妹石清歌,她在‘碧梧宫’学艺,是天南神尼的门下。”

石惊弦对这位堂妹颇为客气,天南神尼的碧梧宫在炎方名头极响,天南神尼既是前朝公主,也是世外高人,在炎方享有崇高的声誉。

天南神尼亲传弟子不多,这些年更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月老志】最新更新章节〖第665章 相逢不识〗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88/665.html